[實用新型]循環流水養魚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73897.0 | 申請日: | 2013-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167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泉;宣云峰;阮瑞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陸彩霞 |
| 地址: | 21522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流水 養魚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流水養魚池。
背景技術
以往的養魚方式多為粗放式的,如池塘、開放式流水池和網箱等,這些養魚方式對環境和資源的依賴程度大,并且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現在進入了工廠化的養殖發展階段,然而工廠化養魚的發展并不理想,工廠化養殖要依靠人工控制水溫水質等條件,企業運營成本較高,因此,國內現有的養魚工廠多半沒有正常運行。因此,亟需開發一種具有創新的工程化循環流水養殖模式。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循環流水養魚池。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循環流水養魚池,它包括套養魚區、套設在套養魚區內的主養魚區、設置在主養魚區的一端并用于將套養魚區內的水引入主養魚區的增氧推水裝置、一端與主養魚區的另一端相通的沉淀池、用于存放并過濾魚類代謝物和殘餌飼料等的微濾器,沉淀池與主養魚區之間通過網片相隔,沉淀池的另一端與套養魚區相連接,且沉淀池的另一端具有使其池內的水漫過而流入套養魚區的池壁,沉淀池底部設置有將魚類代謝物和殘餌飼料等收集至微濾器內的排污裝置。
進一步地,位于沉淀池的另一端的池壁低于水面。
進一步地,主養魚區包括多個養殖池,每個養殖池的一端沉淀池通過網片相隔另一端設置有將套養魚區內的水引入養殖池的增氧推水裝置。
進一步地,它還包括用于存放飼料的飼料存儲區和設置有發電機的發電機安裝運行區。
進一步地,主養魚區與沉淀池的相接處設置有將主養魚區內的水引入沉淀池的排水裝置。
進一步地,套養魚區內設置有多個沿水循環方向排布的增氧推水裝置。
一種基于上述的循環流水養魚池的養魚方法,在套養魚區內養殖濾食性魚類,在主養魚區內飼養一種或幾種魚類,主養魚區內的養殖密度為50~300尾/立方米,循環流水養魚池內的水循環過程為:從套養魚區引水至主養魚區,主養魚區內的水從其一端流向其另一端,通過網片進入沉淀池并在沉淀池內沉淀雜質,沉淀池內上層的經過沉淀的凈水漫過沉淀池的池壁流入套養魚區,水在套養魚區內由濾食性魚類進行再次凈化,然后再次引入至主養魚區;沉淀池內沉淀出的殘餌廢渣由排污裝置收集至微濾器并進行再次利用,增氧引水裝置引水控制水循環方向并為池水增氧。
進一步地,主養魚區內的養殖密度為50~300尾/立方米。
進一步地,套養魚區內的養殖密度為10~50尾/立方米。進一步地,主養魚區內養殖可投喂配合膨化飼料并適合池塘養殖的不同魚類。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循環流水養魚池,將以往的粗放式養殖方式轉變為可循環的封閉式養殖方式,養殖成本低,易于操作,效果好,產量高,其具體包括以下優點:
1、提高成活率,減少魚病發生;
2、提高飼料消耗吸收率,降低飼料系數;
3、多級輪放,多次捕撈,均勻上市,加速資金周轉;
4、防止鳥類和其他地海的侵襲;
5、使養殖品種多樣化,減少養殖單一品種的風險性;
6、降低生產成本;
7、產量可提高3-4倍;達到零水體排放;
8、縮短養殖周期,每年可收獲1.5次;
9、在無需干塘的情況相愛,起捕率可達100%;
10、便于管理投喂、過篩、治病等;
11、根據生產需求,可以生產不同規格的產品種;
12、可以套樣其他濾食性魚類和種植水生植物,提高池塘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循環流水養魚池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
1、套養魚區;
2、主養魚區;
3、沉淀池;
4、養殖池;
5、增氧推水裝置;
6、排水裝置
7、飼料存儲區;
8、微濾器;
9、發電機安裝運行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738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蒸餾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三氯乙酸冷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