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語音播報胎壓報警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71032.0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14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卡美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23/04 | 分類號: | B60C23/04;B60Q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語音 播報 報警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胎壓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語音播報胎壓報警器。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由爆胎引起的車禍在惡性交通事故中的比重非常高,而所有會造成爆胎的因素中胎壓不足或過高當為首要原因。而當胎壓過高時,會減小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此時輪胎所承受的壓力相對提高,輪胎的抓地力會受到影響,從而構成安全隱患。另外,在高溫時爆胎的隱患也會相應地增加。因此,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對車輛的輪胎氣壓進行實時自動監測,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手段。現有的豪華車上很多都集成有胎壓監測系統TPMS,TPMS的英文全稱為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但是,基于成本的考慮,胎壓監測系統還未普及,存在著很大的市場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本較低且易于實現的外置式簡易安裝型語音播報胎壓報警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語音播報胎壓報警器,包括用于置于氣嘴處監測胎壓的傳感模塊和安裝在點煙器處的報警主控模塊,所述傳感模塊和報警主控模塊無線通訊連接;所述報警主控模塊包括外殼、電路板、正極接觸片、負極彈片、正極彈簧針、接收天線和喇叭,所述正極彈簧針、正極接觸片和負極彈片分別固定在電路板上,所述喇叭與電路板電連接,所述喇叭和電路板均容置在外殼內,所述電路板通過接收天線與傳感模塊無線通訊連接。
其中,所述報警器還包括面殼和按鍵,所述面殼與外殼固定連接,所述按鍵固定在面殼上。
其中,所述報警器還包括USB座,所述USB座固定在電路板上且通過外殼上的缺口露出。
其中,所述報警器還包括硅膠圈,所述硅膠圈套設在外殼上。
其中,所述報警器還包括透明鏡片,透明鏡片貼覆在面殼上。
其中,所述傳感模塊包括傳感器外殼、紐扣電池、電池夾、傳感器PCB板、底座和止動圈,所述傳感器外殼和底座固定連接圍合成一腔體,所述紐扣電池、電池夾和傳感器PCB板均容置在該腔體內,所述紐扣電池通過電池夾固定在傳感器PCB板上,所述止動圈與底座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傳感模塊還包括密封硅膠和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夾持在傳感器外殼和底座之間,所述密封硅膠夾持在傳感器PCB板和底座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傳感模塊裝在輪胎的氣嘴上,報警主控模塊放置于車內的點煙器處,實時通過接收天線來獲知輪胎氣壓和胎溫,監控車胎溫度是否正常,監控車胎是否存在慢漏、快漏,胎壓傳感器電池是否電壓過低,胎壓傳感器是否失靈,在液晶組件上循環顯示四個輪胎胎壓相關數據;若胎壓異常或存在慢漏氣或快漏氣或胎內溫度過高或傳感器電池電壓過低或傳感器失靈時,通過喇叭以語音報警和語音報讀的方式來提醒車主,注意胎壓和車速以防爆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報警主控模塊的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傳感模塊的爆炸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10、外殼??????????????????????11、電路板
12、正極接觸片????????????????13、負極彈片
14、正極彈簧針????????????????15、接收天線
16、喇叭??????????????????????17、面殼
18、按鍵??????????????????????19、USB座
20、硅膠圈????????????????????21、透明鏡片
30、傳感器外殼????????????????31、紐扣電池
32、電池夾????????????????????33、傳感器PCB板
34、底座??????????????????????35、止動圈
36、密封硅膠??????????????????37、防水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卡美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卡美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710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