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不銹鋼螺旋纏繞管式冷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9343.3 | 申請日: | 2013-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9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明輝 |
| 主分類號: | F28D7/02 | 分類號: | F28D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銹鋼 螺旋 纏繞 冷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用換熱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不銹鋼螺旋纏繞管式冷卻器。
背景技術
冷卻器在工業生產中應用范圍甚廣,主要用于各種油類、食品以及藥液類的加熱、冷卻領域,也可用于一些汽態物料的冷凝回收等。目前,國內使用的管殼式冷卻器存在以下幾點不足:(1)外殼多采用碳鋼,外形比較粗糙,不美觀,體積大,較為笨重;(2)換熱管纏繞方式不科學,換熱效率低下,體積龐大,排出的介質溫度不均勻;(3)換熱管采用較粗的直管,傳熱效果差,并且熱應力無法釋放;(4)換熱管多呈平行排列,兩相流體在運行過程中容易形成共振。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換熱效率高,體積小巧,重量輕,外觀精致,氣密性好,可均勻加熱介質的不銹鋼螺旋纏繞管式冷卻器。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種不銹鋼螺旋纏繞管式冷卻器,包括不銹鋼材料的管殼及設置在管殼內的若干換熱管;管殼上設有通過換熱管連通的一次側進口與一次側出口、通過管殼內腔連通的二次側進口與二次側出口;所述的換熱管在管殼軸向方向呈螺旋走向,多根換熱管在管殼徑向方向呈多層分布,相鄰的兩層換熱管纏繞方向相反,即介質流向相反。
[所述的不銹鋼螺旋纏繞管式冷卻器內,熱源介質與被加熱介質的流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采用小口徑螺紋管或光管呈螺旋、分層盤管狀,換熱效率高,加熱、冷卻速度快,可自行補償熱應力,減少介質對換熱管的沖擊,延長了冷卻器的壽命,其換熱管采用上述盤管方式,可大大縮小冷卻器的體積,減小設備重量,降低其安裝及運輸難度;其采用不銹鋼制成,外形美觀,耐腐蝕性高,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的另一種結構形式。
圖3為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圖中,1、二次側出口,2、一次側進口,3、變徑接頭,4、管殼,5、換熱管,6、二次側進口,7、一次側出口,8、封頭,9、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一,其包括不銹鋼材料制成的管殼4及若干換熱管5;管殼4上、下端通過變徑接頭3分別連接一次側進口2、一次側出口7;一次側進口2與一次側出口7由管殼4的管腔連通;管殼4的下端側壁設有二次側進口6,上端側壁設有二次側出口1,二次側進口6與二次側出口1通過管殼4內的若干換熱管5連通;所述的換熱管5沿管殼4的軸向方向呈螺旋走向,多根換熱管5在管殼4徑向方向呈多層分布,相鄰的兩層換熱管5纏繞方向相反,即介質流向相反;其采用上述設計,工作時熱源介質進入管程,待加熱介質進入殼程,兩種介質逆向流動,可實現快速、均勻換熱。所述的二次側出口1與二次側進口6可位于管殼4同一側,亦可分別位于管殼4相對的兩側,可根據實際安裝情況靈活控制。
?參看圖3所示,在實施例二中,一次側進口2、二次側進口6及一次側出口7均設置在管殼4的下端,二次側出口1位于管殼4上部側壁,管殼4的上端通過封頭8密封;一次側進口2與一中心管10下端相連,中心管10上端通過若干換熱管5與一次側出口7連通;所述換熱管5纏繞在中心管10外,其纏繞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其采用上述設計,工作時熱源介質經中心管10后從上端進入管程,待加熱介質由管殼4下端進入殼程,兩種介質逆向流動,可實現快速、均勻換熱。
參看圖3所示,所述的管殼4外部設有支撐架9。
本實用新型中提及的上、下端僅為一種相對的參考方式,并不對本實用新型中各部件的安裝位置構成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明輝,未經張明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93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運行車輛的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用于風力發電機組的數據采集和存儲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