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7252.6 | 申請日: | 2013-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46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丁軍威;曾梁彬;李少華;宋偉明;王琪瑞;何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9/02 | 分類號: | F03D9/02;F03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許志勇 |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水 互補 發電 系統 | ||
1.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風力機、傳動機構和儲能裝置,其中,
所述儲能裝置,進一步包括:蓄水池、水箱、取水器和水輪,其中,
所述水輪,通過所述傳動機構被所述風力機帶動從而轉動;
所述取水器,均勻排布于所述水輪的圓周上,并通過匯流管道與水箱相連,隨著所述水輪的轉動所述取水器不斷浸入位于所述水輪下方的水源取水并攜帶著水脫離水源,隨著水輪的繼續轉動取出的水受重力驅動由所述取水器沿著匯流管道匯入所述水箱;
所述水箱,固定于所述水輪的圓周的中心位置,將匯入的水通過輸水管道輸送到蓄水池儲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力機,進一步包括:風能接收裝置和發電機,其中,
所述風能接收裝置,利用風力驅動并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發電機工作,還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水輪轉動;
所述發電機,輸出電能到電網。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水互補發電系統,還包括:風速儀及控制裝置;
所述控制裝置,通過所述風速儀監測到當前風速超過額定風速時,控制所述傳動機構保持所述風能接收裝置與所述發電機和水輪的聯動;或者電網調度限制風水互補發電系統電力上網時,控制所述傳動機構使所述風能接收裝置和水輪的聯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裝置,還包括:泄流閥與水輪機,所述水輪機位于蓄水池的下方并通過泄流管道與所述蓄水池相連,所述泄流閥安裝在所述泄流管道上;
所述泄流閥開啟,儲存在所述蓄水池中的水受重力驅動由所述蓄水池沿所述泄流管道流入下方的所述水輪機;
所述水輪機利用水流驅動發電,并輸出電能到所述電網,同時將水流排出到所述水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速儀及控制裝置;
所述控制裝置,通過風速儀監測到當前風速小于切入風速時,控制所述泄流閥開啟;通過風速儀監測到所述發電機輸出的電能小于所述電網所需要的電能時,控制所述泄流閥開啟。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水器沿所述水輪轉動軌跡的切線方向具有一的延伸結構,所述延伸結構具有一側開口、另一側封閉的腔體,所述開口側指向所述水輪轉動軌跡的切線方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隨所述水輪轉動,所述取水器的開口側沒入所述水源地水位線以下,水沿所述開口側進入所述腔體;隨所述水輪繼續轉動,所述取水器的開口側探出水面,所述腔體內的水受重力驅動涌向所述封閉側從而被留存在所述腔體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水被留存在所述腔體內后,隨所述水輪轉動,由所述匯流管道處于水平姿態開始,留存在所述腔體內的水受重力驅動由所述取水器沿著所述匯流管道匯入所述水箱。
9.如權利要求1或8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匯流管道按照所述取水器至水箱的之間的直線連接進行設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設置所述水輪與位于所述水輪下方的水源之間的距離,以保證所述取水器隨所述水輪轉動到最底部時沒入所述水源的水位線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725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潛污泵自動輪換控制系統
- 下一篇:高溫煙道采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