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除塵管路的高耐磨阻力平衡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5840.6 | 申請日: | 2013-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45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樂文毅;李準;劉貴云;彭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7/06 | 分類號: | F16L57/06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 |
| 地址: | 410007***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除塵 管路 耐磨 阻力 平衡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除塵系統領域,特指一種用于除塵管路的高耐磨阻力平衡器。
背景技術
工業除塵環境保護中的除塵系統正朝著大型化的方向發展,除塵系統各分支管路間的平衡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使各分支管路之間保持阻力平衡,傳統的做法一般是在各分支管路上安裝調節蝶閥、插板閥和節流孔板等調節設備。但是,受粉塵磨琢性和渦流的影響,這些調節設備非常容易因磨蝕而失效,調節設備失效后,系統平衡將失調,從而導致如下一些問題:1、部分支路風速過小,容易造成粉塵沉積,導致管道堵塞;2、為維持合乎規范要求的崗位濃度,需要增大系統風量,導致風機能耗增加;3、部分支路風速過高,抽風點風量過大,物料被大量抽走,除塵系統處理和輸送的物料均增加,導致能耗和設備磨損增加。
之后出現了一種主要由短管和通過連接板連接于短管內的平衡管組成的阻力平衡器,在平衡管內壁設有耐磨內襯,可防止平衡管內徑因磨蝕而改變。但是,這種阻力平衡器工作時會在平衡管與短管之間會產生渦流,使連接板、平衡管外壁和短管內壁磨蝕得非常快,使用壽命大大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耐磨損、無需調試、穩定可靠的用于除塵管路的高耐磨阻力平衡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除塵管路的高耐磨阻力平衡器,包括連接于除塵管路中的短管,所述短管內設有平衡管,所述平衡管通過連接板與短管內壁連接,所述平衡管的內外兩側壁及連接板的兩側壁均設有第一耐磨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短管內壁設有第二耐磨層,所述第二耐磨層自短管內壁與連接板的連接處向短管的兩端延伸。
所述平衡管與短管同軸布置。
所述連接板呈圓環形。
所述短管的兩端設有用來與除塵管路連接的法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除塵管路的高耐磨阻力平衡器,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平衡管的內徑可根據除塵系統阻力平衡計算結果確定,無需現場調試;平衡管內壁設有第一耐磨層,其內徑不會因磨蝕而改變,保證系統長期穩定運行;平衡管外壁和連接板兩側壁設有第一耐磨層、短管內壁設有第二耐磨層,可避免因渦流影響而導致平衡管、連接板和短管被磨蝕,從而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1、平衡管;2、連接板;3、短管;4、法蘭;5、第一耐磨層;6、第二耐磨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除塵管路的高耐磨阻力平衡器,包括連接于除塵管路中的短管3,短管3中設有一與短管3同軸的平衡管1,本實施例中短管3和平衡管1為圓管,平衡管1通過連接板2與短管3內壁連接,連接板2呈圓環形。平衡管1的內外兩側壁及連接板2的兩側壁均設有第一耐磨層5,耐磨性好,既可避免平衡管1內徑因磨蝕而改變,保證系統長期穩定運行,又可避免因渦流影響而導致平衡管1和連接板2被磨蝕,延長使用壽命。將本實用新型的阻力平衡器連接到除塵管路中后,除塵管路中的氣流經過阻力平衡器時從平衡管1中通過,從而實現各除塵管路間的阻力平衡。
本實施例中,短管3內壁設有第二耐磨層6,第二耐磨層6自短管3內壁與連接板2的連接處向短管3的兩端延伸。由于該處也受渦流影響,因此在該處設置第二耐磨層6,可以提高短管3的耐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第一耐磨層5和第二耐磨層6可一體成型,也可分體制作;第一耐磨層5、第二耐磨層6可為貼附的耐磨材料(如耐磨陶瓷、耐磨碳化硅涂料等)。
本實施例中,短管3的兩端設有用來與除塵管路連接的法蘭4。
在其他實施例中,平衡管1及短管3也可采用矩形或其他截面形狀,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58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