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內筒超高層建筑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5420.8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120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瓊祥;陳介厚;周斌;胡雪明;張建軍;楊旺華;駱日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00 | 分類號: | E04B1/00;E04B1/1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聯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萬振雄;劉耿 |
| 地址: | 51803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內筒 超高層建筑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具體是一種無內筒超高層建筑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超高層建筑中大量應用框架-核心筒結構,該結構是由核心筒與外圍稀柱框架組成,柱距一般為8m~12m,柱與周邊梁形成外框架,外框架通過梁和樓板與中間核心筒形成整體。核心筒內的功能主要為電梯間、樓梯間、管道井和消防前室,必要時也可將公共衛生間等放在核心筒內。
雖然框架-核心筒結構存在諸多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1)連梁設計困難。框架-核心筒結構中的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受力特殊,連接的筒體剪力墻剛度又很大等特點。在結構受到水平力作用時,筒體中連梁受力較大,為保障結構安全防止剪切破壞,往往出現連梁計算配筋值超限,給截面設計帶來困難。且在平面較復雜的框筒結構中(如核心筒偏心設置),某一根連梁的截面取值大小有時會對整個結構的動力特征造成較大影響,使周期,位移比等多項地震指標難以滿足規范要求。因此平面復雜的框架-核心筒結構中的連梁設計往往比普通剪力墻結構中的連梁設計更為困難。同時,核心筒墻體作為最重要的抗側力構件,往往由于門洞、消火栓和管道留洞的需要,使結構的抗扭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2)經濟性較差。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結構的主要抗側力構件,要求核心筒在各個方向上都具有較大的抗側剛度,承擔80%以上的水平剪力,而外框架主要用于承受豎向荷載,并分擔按剛度分配所得的一小部分水平剪力。核心筒高寬比較大(與外框架相比)的抗傾覆力矩的力臂較小,只能通過增加自重、減少開洞等方式加大核心筒的抗傾覆力矩,這樣勢必會增加用鋼量,增加建造成本。
(3)實用率不佳,平面功能布置受限。在傳統的框架-核心筒結構中,核心筒的設計優先考慮的是結構的抗側力能力,其次才是豎向交通和設備布置,這樣就會出現核心筒結構和功能設計出現偏差,例如核心筒的結構設計沒有問題,但核心筒內的平面布局設計出現空間富裕或空間不足的情況,由于核心筒的結構設計牽涉整個建筑結構的設計,調整起來非常困難和麻煩。為避免出現核心筒空間不足以及加大抗傾覆力矩的考慮,核心筒的截面面積往往會設計得比較大,由此降低了建筑結構的實用率。
因此設計一種具有較佳經濟性且連梁等構件設計較為簡單的超高層建筑結構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內筒超高層建筑結構,使其具有較佳經濟性,方便進行結構構件設計,且平面布局更加靈活。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內筒超高層建筑結構,其包括:設置在建筑結構外周的用于形成外框筒結構的若干第一SRC柱和若干SRC窗裙梁;設置在建筑結構內部的用于形成內框架結構的若干豎向柱和若干連接梁;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外框筒結構和所述內框架結構的若干層樓板。
改進之一:所述豎向柱為SRC柱或鋼筋混凝土柱,所述連接梁為SRC梁、鋼筋混凝土梁或鋼梁。在實際工程中,內框架結構具體采用多少SRC柱、多少鋼筋混凝土梁、多少SRC梁、多少鋼筋混凝土梁。例如豎向柱采用SRC柱,連接梁也采用SRC梁;或者,部分豎向柱(如角柱)采用SRC柱,其余豎向柱采用鋼筋混凝土柱,部分連接梁采用SRC梁,其余連接梁采用;又或者,豎向柱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柱,連接梁也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梁。在此不再窮盡列舉。
改進之二:所述外框筒結構的承擔所述建筑結構的全部水平剪力,或承擔超過80%的水平剪力。
改進之三:各層所述樓板包括若干支撐梁和設置在該若干支撐梁上的樓板層,所述支撐梁為鋼梁或SRC梁,所述樓板層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層、空心樓板層或組合樓板層等。
改進之四:所述樓板至少有部分支撐梁連接于所述外框筒結構的所述第一SRC柱與所述內框架結構的所述豎向柱,且至少還有部分支撐梁連接于所述外框筒結構的所述第一SRC柱和所述內框架結構的所述連接梁。
改進之五:所述內框架結構的豎向柱中,部分豎向柱為普通SRC柱,部分豎向柱為加強SRC柱,所述樓板的所述支撐梁與所述內框架結構連接的連接端中,其中與所述內框架結構的加強SRC柱連接的連接端為剛接,其余連接端為剛接或鉸接。在本改進方案的內框架結構中,普通SRC柱和加強SRC柱為相對關系,表示加強SRC柱的剛度、截面尺寸等較大,而普通SRC柱則較小。具體普通SRC柱、加強SRC柱的尺寸、含鋼量、混凝土厚度、截面尺寸和形狀等需要根據工程實際需要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54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人售票機機柜
- 下一篇:一種播放機的應急信號控制系統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