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工程機械用回轉支承潤滑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4394.7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10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閆生輝;陳玉華;席玉珩;沈貴生;汪寶和;沙新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如皋市非標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66 | 分類號: | F16C33/66;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程機械 回轉 支承 潤滑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特別涉及一種工程機械用回轉支承潤滑結構。
背景技術
工程機械是中國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概括地說,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稱為工程機械。它主要用于國防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建設,能源工業建設和生產、礦山等原材料工業建設和生產、農林水利建設、工業與民用建筑、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
回轉支承是近四十年在世界范圍內逐漸興起的新型機械零部件,在工程機械中廣泛使用,它有內外圈、滾動體等構成。隨著工程機械的迅速發展,其對軸承的各種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各種多滾道大承載軸承隨之而生,針對不同的軸承結構,其潤滑結構也各不相同,經檢索未發現與本實用新型相同的大承載力回轉支承潤滑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潤滑效果好的工程機械用回轉支承潤滑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工程機械用回轉支承潤滑結構,包括座圈、上軸圈、下軸圈和圓柱滾動體,在座圈上均勻鉆有呈環形分布且貫通座圈上、下端面的座圈安裝孔;上軸圈與座圈之間形成兩道上滾道,下軸圈與座圈之間形成兩道下滾道,座圈側面與上、下軸圈的外側面之間形成一個側滾道;在所述上、下、側滾道內放置圓柱滾動體;其創新點在于:還包括下主流道、下支流道、上主流道和上支流道,上、下主流道為內徑相同的水平流道,其中,下主流道沿座圈的外側壁一直延伸至座圈內側壁處的側滾道;下支流道為兩路內徑相同的垂直流道,兩下支流道的內端與下主流道連通,外端垂直延伸至下主流道處的座圈下端面;上主流道沿座圈外側延伸至座圈的內側壁但不貫通座圈;上支流道為兩路內徑相同的垂直流道,兩上支流道的內端與上主流道連通,外端垂直延伸至上滾道底部;所述上、下支流道在分別與上、下主流道的交界處設置導角,所述上、下主流道外端處的座圈上分別設置一潤滑脂加油嘴。
進一步的,所述靠座圈外側的上、下支流道與上、下主流道之間的導角為小導角,所述小導角的直徑D小=?0.8D~?D,其中,D為上、下主流道的直徑;所述靠座圈內側的上、下支流道與上、下主流道之間的導角為大導角,所述大導角的直徑D小=?1.5D~?2D,其中,D為上、下主流道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利用上主流道和上支流道配合進行上滾道供油,下主流道和下支流道配合進行下滾道和側滾道的供油,且同時在后一側的支流道中采用大導角結構,使得主流道前后側的支流道供油量趨于一致,經測試,采用該種結構為各滾道供油,各滾道潤滑脂的供給量差不超過15%,整個潤滑結構供油更加均勻,確保軸承的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工程機械用回轉支承潤滑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局部放大圖A。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包括座圈1、上軸圈2、下軸圈3和圓柱滾動體。
在座圈1上均勻鉆有呈環形分布且貫通座圈1上、下端面的座圈安裝孔4。
上軸圈2與座圈1之間形成兩道上滾道,下軸圈3與座圈1之間形成兩道下滾道,座圈1側面與上軸圈2、下軸圈3的外側面之間形成一個側滾道;在上、下、側滾道內放置圓柱滾動體。
還包括下主流道5、下支流道、上主流道7和上支流道,上主流道7、下主流道5為內徑相同的水平流道。
其中,下主流道5沿座圈1的外側壁一直延伸至座圈1內側壁處的側滾道。下支流道6a、6b為兩路內徑相同的垂直流道,兩下支流道6a、6b的內端與下主流道5連通,外端垂直延伸至下主流道5處的座圈1下端面。
上主流道7沿座圈外側延伸至座圈1的內側壁但不貫通座圈1;上支流道8a、8b為兩路內徑相同的垂直流道,兩上支流道8a、8b的內端與上主流道7連通,外端垂直延伸至上滾道底部。上支流道8a、8b、下支流道6a、6b在分別與上主流道7、下主流道5的交界處設置導角。
為添加潤滑脂時其能夠均衡的分布到各滾道內,根據其前后位置設置相應的導角,具體的:
靠座圈1外側的上支流道8a、下支流道6a與上主流道7、下主流道5之間的導角為小導角,小導角的直徑D小=?0.8D~?D,其中,D為上、下主流道的直徑;靠座圈1內側的上支流道8b、下支流道6a與上主流道7、下主流道5之間的導角為大導角,該大導角的直徑D小=?1.5D~?2D,其中,D為上、下支流道的直徑。本實施例中,上、下主流道的直徑為4-5mm。
在上主流道7、下主流道5外端處的座圈1上分別設置一潤滑脂加油嘴9、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如皋市非標軸承有限公司,未經如皋市非標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439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滑動的隱形鉸鏈
- 下一篇:一種具有多種開鎖方式的智能門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