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采用蝸殼式結構的泵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7841.6 | 申請日: | 2013-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41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金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善金億精密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2 | 分類號: | 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蝸殼式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泵組件裝置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到一種采用蝸殼式結構的泵殼。
背景技術
水泵是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它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主要用來輸送液體包括水、油、酸堿液、乳化液、懸乳液和液態金屬等,也可輸送液體、氣體混合物以及含懸浮固體物的液體。衡量水泵性能的技術參數有流量、吸程、揚程、軸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為容積水泵、葉片泵等類型。容積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積的變化來傳遞能量;葉片泵是利用回轉葉片與水的相互作用來傳遞能量,有離心泵、軸流泵和混流泵等類型。
在現有技術中,泵殼由于結構設計上的原因,傳遞能量的效率較低,因此急需一種能量轉化效率較高的泵殼,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際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的泵殼由于結構設計上的原因,傳遞能量的效率較低。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采用蝸殼式結構的泵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殼的內部設有螺旋形流道,所述螺旋形流道具有出水口和進水口,所述出水口設置于泵殼的外圓周的切線處,所述進水口垂直設置于泵殼的中部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螺旋形流道的直徑由出水口處往進水口處均勻減小。
進一步的,所述泵殼包括主軸、以及設置于主軸兩端的上、下擋板;所述螺旋形流道設置于主軸內,所述上、下擋板的內壁構成螺旋形流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通過采用蝸殼式結構的泵殼,提高了泵殼中的能量轉化效率,能匯集內葉輪拋出的液體,同時將高速液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采用蝸殼式結構的泵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00.泵殼110.主軸120.上擋板130.下擋板200.螺旋形流道210.出水口220.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采用蝸殼式結構的泵殼,所述泵殼100的內部設有螺旋形流道200,所述螺旋形流道200具有出水口210和進水口220,所述出水口210設置于泵殼100的外圓周的切線處,所述進水口220垂直設置于泵殼100的中部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螺旋形流道200的直徑由出水口210處往進水口220處均勻減小。通過采用上述結構設計,能匯集內葉輪拋出的液體,同時將高速液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泵殼100包括主軸110、以及分別設置于主軸110兩端的上擋板120和下擋板130;所述螺旋形流道200設置于主軸內,所述上擋板120和下擋板130的內壁構成螺旋形流道20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通過采用蝸殼式結構的泵殼,提高了泵殼中的能量轉化效率,能匯集內葉輪拋出的液體,同時將高速液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善金億精密鑄件有限公司,未經嘉善金億精密鑄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78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