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動力電池箱報警系統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6064.3 | 申請日: | 2013-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64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麗娜;漆國平;王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10 | 分類號: | G08B17/10;G08B21/00;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電池 報警 系統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動力電池箱報警系統及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混合動力驅動或純電力驅動汽車日益普及。從而汽車中動力電池箱的使用也逐漸普及。例如,每臺純電動客車一般會配置多個動力電池箱給整車供給高壓電能。根據整車布置技術需求,各動力電池箱分布在車身不同位置。
高壓電池箱因其工作特性,如發生火情將危及車上乘客財產及生命安全。為避免此類事情發生,當高壓電池有冒煙等緊急情況發生時應及時向司機報警。為此,每個電池托架均配置煙霧報警傳感器。煙霧報警傳感器觸點為常開觸點,當滿足傳感器報警條件時觸點閉合,發出報警信號,在報警顯示面板上進行顯示,達到報警目的。
快換式純電動客車為保證高壓電池在裝配時安裝到位,防止因電池安裝不到位造成危險,需及時向司機告警每箱高壓電池的裝配情況。為此,每個電池托架上都有機械式鎖止報警結構(常閉觸點)。當高壓電池鎖止良好狀態下,報警觸點斷開;當高壓電池脫離托架或裝配不到位的情況發生時,報警觸點閉合,發出報警信號,在報警顯示面板上顯示,達到報警目的。
儀表臺上裝有每箱高壓電池的煙霧和電池框鎖報警顯示面板,用來顯示當前各箱高壓電池是否有煙霧或處于裝配不到位狀態。同時,每箱高壓電池箱內都裝有從板模塊,通過CAN通訊方式向電池管理模塊(BMS)傳輸每箱動力電池的基本參數信息。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動力電池箱報警系統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動力電池箱1中的檢測裝置(包括煙霧傳感器和鎖止開關結構)直接與電池煙霧報警顯示面板4或電池鎖止報警顯示面板5相連接,同時動力電池箱1中的其他電子裝置與從板2線連接,從板2與電池管理模塊3通訊連接。由于檢測裝置與電池煙霧報警顯示面板4和電池鎖止報警顯示面板5利用硬線連接的方式連接,每個動力電池箱的煙感和鎖止開關都要分別由兩根線由動力電池端接至顯示面板端,這樣會使用很多的線束來完成此項工作。這樣會增加成本,同時過多線束和插件的使用也會增多故障點,增高故障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動力電池箱報警系統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動力電池箱報警系統,所述動力電池箱報警系統包括:檢測裝置、動力電池箱從板模塊、電池管理系統模塊以及報警裝置,其中,所述檢測裝置與動力電池箱從板模塊通訊連接,并檢測動力電池箱內的煙霧情況和/或動力電池箱的裝配狀態,在檢測到煙霧或動力電池箱裝配不到位狀態時,向所述動力電池箱從板模塊發送報警信號;所述動力電池箱從板模塊與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模塊通訊連接,用于將所述報警信號轉發給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模塊;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模塊與所述報警裝置通訊連接,用于將所述報警信號轉發給所述報警裝置。
優選地,所述檢測裝置與動力電池箱從板模塊直接硬線連接。
優選地,所述動力電池箱從板模塊將所述報警信號轉化為報文形式并發送給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模塊。
優選地,所述動力電池箱從板模塊與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模塊通過CAN總線相互通訊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模塊與所述報警裝置通過CAN總線相互通訊連接。
優選地,所述報警裝置是顯示面板。
優選地,所述顯示面板是組合儀表。此外兩個獨立顯示面板的設置給儀表臺布置帶來困難,易出現空間擁擠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動力電池箱報警系統。
優選地,所述車輛是使用高壓動力電池的客車。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實現動力電池箱煙感和鎖止報警信號傳輸的方式。在功能不變的情況下,將線束和插件的使用量降至最低,降低成本的同時減少故障點,為日常維護以及故障的檢修等提供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60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