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4295.0 | 申請日: | 2013-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33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良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良紅 |
| 主分類號: | F16H3/087 | 分類號: | F16H3/087;F16H3/1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誠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張綺麗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合 變速器 傳動 機構 | ||
1.一種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離合及對應的第一輸入軸,第二離合及對應的第二輸入軸,多個同步器,輸出軸,所述第一、二輸入軸套設設置,還包括第一、第二雙排行星輪系,互相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及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雙排行星輪系中至少有一個雙排行星輪系采用CR-CR式齒輪變速機構,包括前后兩行星排,在前行星排中,前齒圈與后行星架通過同步器或離合器連成一體,前行星架與后齒圈連成一體與輸出軸連接作為動力輸出,動力通過前太陽輪輸入,或者通過同步器或離合器輸入到后太陽輪或后行星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雙排行星輪系的前太陽輪與第二輸入軸連接,前行星排的行星架與后行星排的齒圈及第一齒輪連接;后太陽輪與第一外軸套連接,后行星架與第一中間軸套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雙排行星輪系的前太陽輪與第二中間軸及第四齒輪連接,第二雙排行星輪系的前行星排的行星架與后行星排的齒圈及第二齒輪連接,后太陽輪與第二外軸套連接,后行星架與第二中間軸套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常嚙合同步器設在第一雙排行星輪系前齒圈與后行星架之間,第二同步器設置在第一雙排行星輪系的后行星架與第一外軸套之間,第三同步器設置在第二輸入軸及第一雙排行星輪系的第一中間軸套之間,第二常嚙合同步器設在第二雙排行星輪系前齒圈與后行星架之間,第五同步器設置在第二雙排行星輪系的后行星架與第二外軸套之間,第六同步器設置在第二雙排行星輪系的第七同步器與第二外軸套之間,第七同步器設置在第四齒輪及第二雙排行星輪系的第二中間軸套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離合器設置在第一雙排行星輪系右側,輸出軸設置在第二雙排行星輪系上且與第一、第二離合器在不同軸線,第二輸入軸與第一行星輪系的后太陽輪之間設置六檔同步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離合器設置在第一雙排行星輪系右側,輸出軸設置在第一雙排行星輪系上且與第一、第二離合器在同一軸線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雙排行星輪系采用CR-CR式齒輪變速機構,第二雙排行星輪系采用拉維娜式齒輪變速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雙排行星輪系采用辛普森式齒輪變速機構,第二雙排行星輪系采用CR-CR式齒輪變速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一雙離合變速器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或第二齒輪與主減速器從動齒輪嚙合,主減速器從動齒輪連接差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良紅,未經趙良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429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精密自鎖升降調節裝置
- 下一篇:離合器從動盤及具有該從動盤的離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