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單片機溫度采集及無線發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3492.0 | 申請日: | 2013-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50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謝光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電業局 |
| 主分類號: | G01K7/00 | 分類號: | G01K7/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啟龍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單片機 溫度 采集 無線 發送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度采集及無線發送系統,具體是指一種基于單片機溫度采集及無線發送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化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數字化產品取代了原有的機械式儀表,從而大大提高了數據的準確率。然而,多數情況下,溫度的采集過程只在現場實時顯示,在增加了工作量的同時,也可能會造成很多不便,如進入危險區域。因此,將無線網絡應用在工業生產中,不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單片機溫度采集及無線發送系統,將工業生產中常用到的溫度進行數字化,并通過無線傳輸將數據發送出去,通過無線傳輸的引入,能較好地實現遠程溫度檢測。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基于單片機溫度采集及無線發送系統,主要由單片機、溫度傳感器、串口通信裝置、無線傳輸裝置和數碼顯示裝置等五部分構成,測溫系統將測得的溫度通過單片機在數碼顯示裝置上實時顯示,同時,通過串口通信裝置和無線傳輸裝置將數據發送給上位機。
所述單片機選用AT89C51,其性能完全能夠滿足系統要求。
所述溫度傳感器選用DS18B20。DS18B20是美國Dallas公司生產的一款可編程1-Wire數字溫度計。具有精度高,全數字化,連線少等諸多優點。其可直接將采集到的溫度轉換成數字信號,通過單條數據線串行發送出去,只要嚴格遵循規定時序邏輯和脈沖間隔,就能舍去同步時鐘信號線,做到通信期間引腳最少化,達到溫度采集目的。
所述無線傳輸裝置采用SRWF-1,該產品支持1200?b/s,2400?b/s,4800?b/s,9600?b/s,19200?b/s等多種接口波特率,也可根據需要提供其他非標準接口波特率。
所述數碼顯示裝置采用Ytt-410391K四位7段8線數碼管,并用最末位數字顯示小數。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將工業生產中常用到的溫度進行數字化,并通過無線傳輸裝置將數據發送出去,在接收方利用無線接收設備接收實時的數據,從而大大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了工作量。
2、系統檢測精度高,測溫范圍廣,抗干擾強,可靠性強,容易上手。
附圖說明
圖1為溫度采集及無線發送系統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將工業生產中常用到的溫度進行數字化,并通過無線傳輸將數據發送出去,通過無線傳輸的引入,能較好地實現遠程溫度檢測。
一種基于單片機溫度采集及無線發送系統,主要由單片機、溫度傳感器、串口通信裝置、無線傳輸裝置和數碼顯示裝置等五裝置構成,測溫系統將測得的溫度通過單片機在數碼顯示裝置上實時顯示,同時,通過串口通信裝置和無線傳輸裝置將數據發送給上位機。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單片機采用AT89C51作為核心控制,配備4位共陰極數碼管顯示電路。AT89C51是Atmel公司推出的一種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處理器,具有8?KB系統可編程FLASH存儲器;256?B?RAM;32個I/O引腳,分為4個8位控制端口;看門狗定時器;2個數據指針;3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兩級中斷優先等級;可編程全雙工串行傳輸端口;片內晶振及時鐘電路;8個中斷源。其性能完全能夠滿足系統要求。數碼顯示采用Ytt-410391K四位7段8線數碼管,作為溫度顯示裝置,并用最末尾數字顯示小數。
本實施例中,溫度傳感器采用DS18B20,其內部結構主要由四裝置組成:64位ROM和單總線接口、溫度傳感器、非揮發的溫度報警觸發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具有精度高,全數字化,連線少等諸多優點。其可直接將采集到的溫度轉換成數字信號,通過單條數據線串行發送出去,只要嚴格遵循規定時序邏輯和脈沖間隔,就能舍去同步時鐘信號線,做到通信期間引腳最少化,達到溫度采集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電業局,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電業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34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