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下涵洞的防水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2830.9 | 申請日: | 2013-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36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東;劉朵;許鵬;張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16 | 分類號: | E02B3/16;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顯國 |
| 地址: | 21001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涵洞 防水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工程地下涵洞防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涵洞的防水構造,用于地下涵洞連接面防水。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預制涵洞節段之間采用平口對頭拼接,其接縫通常先在內側用M10水泥砂漿勾縫,中間用砂漿填滿,外側用熱瀝青浸透過的麻絮填塞,外貼涂滿熱瀝青的油毛氈裹兩層,以實現節段之間的防水效果,涵洞節段連接不密實,操作過程較為繁瑣,施工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下涵洞的防水構造,解決涵洞節段連接不密實,防水效果差的問題,保護涵洞的一體性。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地下涵洞的防水構造包括裝配式涵洞節段、膠粘橡膠外墊圈、膠粘橡膠內墊圈,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上周向設置若干通孔,通孔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上構成的形狀為通孔層,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的通孔層外側設置膠粘橡膠外墊圈,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的通孔層外側設置膠粘橡膠內墊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裝配式涵洞節段之間連接密實,防水性好,且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能夠較好地保護裝配式涵洞的一體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地下涵洞的防水構造現場組裝側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地下涵洞的防水構造A-A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地下涵洞防水構造的B部張拉前大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地下涵洞防水構造的B部張拉后大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結合圖1至圖4,一種地下涵洞的防水構造包括裝配式涵洞節段3、膠粘橡膠外墊圈2、膠粘橡膠內墊圈6,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上周向設置若干通孔7,通孔7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上構成的形狀為通孔層,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的通孔層外側設置膠粘橡膠外墊圈2,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的通孔層外側設置膠粘橡膠內墊圈6,在膠粘橡膠外墊圈2和膠粘橡膠內墊圈6連接相鄰的兩個裝配式涵洞節段3的面上分別涂覆環氧樹脂粘性涂層5。?
膠粘橡膠外墊圈2垂直于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的側面為空心。
膠粘橡膠內墊圈6的垂直于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的側面為空心。?
在裝配式涵洞節段3兩端的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上均設置膠粘橡膠外墊圈2和膠粘橡膠內墊圈6。
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之間采用市場購置的膠粘橡膠外墊圈2和膠粘橡膠內墊圈6,在膠粘橡膠外墊圈2和膠粘橡膠內墊圈6的兩面均涂覆環氧樹脂涂層5,在裝配式涵洞節段3組裝過程中,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上周向設置若干通孔7,通孔7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上構成的形狀為通孔層,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的通孔層外側黏貼膠粘橡膠外墊圈2,在裝配式涵洞節段連接面4的通孔層內側黏貼膠粘橡膠內墊圈6,再插入預應力鋼棒1進行張拉,張拉過程中橡膠墊圈受到擠壓,擠壓后的高彈性膠凝橡膠墊圈7其端部鼓起,鼓起部位受到的擠壓力大于中間部位,能有效的緊貼涵洞節段連接面4,從而達到防水效果。這樣通過鋼棒張拉過的節段連接面緊密接觸,形成涵洞的一體性,操作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28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內外筒支撐結構
- 下一篇:更換耐張絕緣子專用導線后備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