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松安裝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0064.2 | 申請日: | 2013-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09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敬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39/282 | 分類號: | F16B39/28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防松安裝裝置,用于振動設備振動電機的安裝緊固防松。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多數振動設備的激振源采用振動電機,因此振動電機的安裝精度和緊固防松是一個十分重要環節。傳統設計振動電機的緊固有有雙螺母結構、鎖緊螺母結構和止推墊塊結構。
傳統設計振動電機安裝螺栓緊固結構在短時間內可以起到緊固防松作用,但是在較長時間內或是大激振力高頻率作用下仍難避免螺栓松動現象。振動電機緊固螺栓一旦松動,在不察覺情況下繼續使用設備,對振動機體和振動電機本身破壞是十分嚴重,振動電機緊固螺栓松動對振動電機底腳安裝面損壞,將安裝孔拉成橢圓形,根本無法使用,如繼續使用的壞整個機體損壞,因此開發一種新型的振動電機安裝螺栓緊固結構是有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振動電機松動對振動機體和振動電機本身的破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松安裝裝置,能夠提高振動機體和振動電機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松安裝裝置,包括螺栓,所述的螺栓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插接在一起,且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接觸的面為錐面。
進一步地,第一螺母包括螺母部和連接套部,螺母部和連接套部內具有與螺栓配合的帶有內螺紋的第一螺孔,連接套部為錐臺結構。
進一步地,第二螺母內部具有第二螺孔和錐臺孔;第二螺孔與螺栓配合,且具有內螺紋;錐臺孔與連接套部結構、形狀及大小相應。
進一步地,連接套部上沿錐臺錐度方向有多個開口。
進一步地,螺栓為T形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插接在一起,通過錐面配合,可以有效抵御各緊固件在振動狀態下的松動,能夠提高振動機體和振動電機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選定實施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二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螺栓,2、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機體安裝板,5、振動電機底座,6、錐面,201、螺母部,202、開口,203、連接套部,204、第一螺孔,301、第二螺孔,302、錐臺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考附圖1,一種防松安裝裝置,包括螺栓1,所述的螺栓1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插接在一起,且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相接觸的面為錐面6。
參考附圖2,第一螺母2包括螺母部201和連接套部203,螺母部201和連接套部203內具有與螺栓1配合的帶有內螺紋的第一螺孔204,連接套部203為錐臺結構,且連接套部203上沿錐臺錐度方向有多個開口202,開口202使第一螺母2具有了鎖緊功能。
參考附圖3,第二螺母3內部具有第二螺孔301和錐臺孔302;第二螺孔301與螺栓1配合,且具有內螺紋;錐臺孔302與連接套部203結構、形狀及大小相應。
使用時先將將振動電機底座5與機體安裝板4靠緊,放入螺栓1,先放入第一螺母2以一定預緊力擰緊(預緊力根據振動電機的激振力和螺母材料的屈服極限計算得出的),然后再放入第二螺母3用相同預緊力擰緊,本實用新型具有預緊及鎖緊功能能夠有效地抵御其在振動狀態下的松動。通過實踐證明該結構可使振動電機長達一年不松動,提高了振動機體和振動電機使用壽命。
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所屬領域人員應當能夠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式進行修改或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下,上述改動或等同替換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00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