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催化劑提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47996.1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31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魏治中;張正宏;劉軍;張璞;任建生;程盿;魏學斌;許佳;包正東;于新文;脫科峰;李彥林;韓鵬飛;楊慶寧;陳學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11/14 | 分類號: | C10G11/14;B01J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張茵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劑 提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顆粒催化劑的提升器,尤其是涉及石油加工連續催化重整中催化劑循環、再生裝置中的催化劑提升器。
背景技術
催化重整是石油二次加工的重要過程,是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組分和芳烴為目的的催化反應過程。不間斷的催化劑輸送是連續重整反應的關鍵,而催化劑提升器是確保催化劑在反應—再生系統進行連續循環流動的關鍵設備。催化劑依靠自身重力從上部料斗依次進入反應器、下部料斗到催化劑提升器,再依靠提升氣提升至下個反應器的上部料斗,從反應器出來后提升至再生器,通過一次燒焦、二次燒焦、氧氯化、焙燒、還原等過程進入反應器進行催化劑循環,達到再生的目的。
目前在連續催化重整中使用兩種催化劑提升器:USP5715516提供一種催化劑提升器,采用了L閥的原理。在催化劑的下料線上連通輸送器,下料線與提升器提升管線之間用水平管線連接,提升氣體從提升管線的下部進入。隨輸送氣來的催化劑經水平管線進入提升管,與提升氣混合后進入提升管,沿提升管線向上流動從而達到催化劑的提升輸送。此種提升器結構簡單,但提升器體積較小,在使用中會出現下料管空管、提升不暢通等現象,而且催化劑循環量與提升氣量調節變化不大。另外一種催化劑提升器為法國AXENS公司設計,該提升器采用有夾套的筒體,下料線插在提升器正中,提升線頂部插在提升器上部一邊,提升線下部設有吸入室,吸入室為一“喇叭口”,二次提升氣管線從提升器的下部插入吸入室,一次提升氣管線水平插在另外一側進入提升器夾套。催化劑自下料線進入提升器,一次提升氣經夾套進入吸入室下部,起松動催化劑作用,二次提升氣將松動的催化劑吹入喇叭口,沿催化劑提升線向上流動,實現催化劑的提升。此種提升器結構雖然解決了催化劑容量的問題,但該提升器結構復雜,內部壓力損失大,催化劑在提升過程中不順暢,催化劑管線經常堵塞,且此種結構占用空間較大,對催化劑磨損較大,給裝置安全、平穩、長周期運行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催化劑提升器,主要包括催化劑下料口、催化劑提升口、一次提升氣接口、二次提升器接口,其特征在于:催化劑提升器為“U”形管型,“U”形管管口分別為下料口與提升口,在下料口一側的“U”形管底部水平插入一次提升氣接管,與一次提升氣接管垂直方向從“U”形管底部插入二次提升氣接管,至提升口所處“U”形管中。
本實用新型中最好下料口和/或提升口的管徑小于“U”形管其它部位的管徑,最好的方式是在靠近管口處進行變徑,形成喇叭口狀。
本實用新型中最好在催化劑提升器“U”形管內側設一吊耳,通過吊耳可將提升器固定在框架上。
催化劑從下料口進入催化劑提升器,一次提升氣將提升器下部水平段的催化劑松動,二次提升氣將松動的催化劑帶入提升口,隨提升氣一起向上流動。
采用本實用新型,改善了現有的提升器容量不足,提升不暢,結構復雜,催化劑管線易堵塞等問題,保證了裝置安全平穩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催化劑提升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
1---催化劑下料口??????2---一次提升氣接口????3---二次提升氣接口
4---催化劑提升口??????5---吊耳??????????????6---一次提升氣接管
7---二次提升氣接管????8---催化劑提升器
具體實施方式
使用圖1所示結構的催化劑提升器8,采用“U”形管,下料口1一端下部水平段為一次提升氣接管6,靠近下料口1與提升口4處進行變徑,形成喇叭口狀。“U”形管的接口采用法蘭連接。吊耳用來將催化劑提升器固定在框架上。
二次提升氣接管7垂直從催化劑提升器下部插入提升口處。催化劑從下料口進入提升器,一次提升氣2將催化劑提升器下部水平段的催化劑松動,二次提升氣3將松動的催化劑帶入提升口,隨提升氣一起向上流動。
應用實用新型的本催化劑提升器,采用“U”形管,使結構更為簡單;靠近下料口1與提升口4處進行變徑,形成喇叭口狀,配合一、二次提升氣的進氣方式,使兩股氣體相互協同作用于催化劑,提高了催化劑提升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使催化劑的提升更為順暢;一二次提升氣量通過調閥控制,可以調節催化劑的提升量;吊耳將提升器固定在框架上,節約了空間,使催化劑下料線和提升線可以減少3~6m,改善了現有技術中占用空間大、催化劑管線過長使催化劑磨損等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479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