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列車氣電連接綜合測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43855.2 | 申請日: | 2013-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00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衛;詹濤;董金松;張學禮;宗成強;魏金;馮華萬;張浩;任華洲;陳雄;許勝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8 | 分類號: | G01M17/08;G01R31/4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鵬;王敏鋒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列車 連接 綜合測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列車參數測試裝置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列車氣電連接綜合測試裝置,適用于對牽引車制動系統及半掛車制動系統的運行參數進行檢測。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的牽引車和半掛車的生產企業中,關于制動管路氣密性和制動反應時間的要求都不盡相同,所使用零件的規格也存在細微的差別,這樣就會導致列車的氣密性在一定程度上達不到國標中的要求,使得制動反應時間出現誤差,制動效能降低。
為了檢測牽引車和半掛車還有整個列車的制動管理庫氣密性和制動反應時間,就必須有專門的設備來對各項指標來進行檢測。現在國內滿足這種檢測要求的檢測設備功能還比較單一,主要依賴進口,且價格昂貴,性價比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車列車氣電連接綜合測試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對汽車列車參數及其半掛燈進行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汽車列車氣電連接綜合測試裝置,包括HUB,還包括分別與HUB連接的第一控制模塊和第二控制模塊,第一控制模塊與傳感器連接,第一控制模塊還依次通過第一繼電器和滅弧模塊與電磁閥連接,第二控制模塊分別與燈光檢測控制模塊和第二繼電器模塊連接,燈光檢測控制模塊與第二繼電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成本低;
2.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3.檢測效率高,能夠實現對汽車列車運行參數的檢測,及其對半掛燈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燈光檢測控制模塊的原理示意圖。
圖中:1-第一控制模塊;2-第二控制模塊;3-第一繼電器;4-第二繼電器;5-燈光檢測控制模塊;6-滅弧模塊;7-電磁閥;8-傳感器;9-HUB(集線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列車氣電連接綜合測試裝置,包括HUB9,還包括分別與HUB9連接的第一控制模塊1和第二控制模塊2,第一控制模塊1與傳感器8連接,第一控制模塊1還依次通過第一繼電器3和滅弧模塊6與電磁閥7連接,第二控制模塊2分別與燈光檢測控制模塊5和第二繼電器4模塊連接,燈光檢測控制模塊5與第二繼電器4連接。
其中:第一控制模塊1的型號可以是NI?USB-6009;
第二控制模塊2的型號可以是NI?USB-6009;
第一繼電器3的型號可以是SRD-05VDC-SL-C;
第二繼電器4的型號可以是SRD-05VDC-SL-C;
燈光檢測控制模塊5的型號可以是BTS6143;
滅弧模塊6的型號可以是3TX1-13B;
電磁閥7的型號可以是SLG5404-04;
傳感器8的型號可以是4040PC150G5D;
HUB9的型號可以是SHU029。
第一控制模塊1可以輸出電磁閥的控制電平信號,電磁閥的控制電平信號依次通過第一繼電器3和滅弧模塊6輸入到電磁閥7中,控制電磁閥7的開合。傳感器8檢測牽引車和半掛車中供氣管路和控制管路中氣壓的變化值和氣壓變化的時間,并將檢測到的模擬量參數輸送到第一控制模塊1,第一控制模塊1可以通過HUB9將檢測到的模擬量參數上傳到外接的上位機。傳感器檢測牽引車與半掛車中供氣管路和控制管路中的氣壓值和氣壓變化的時間信號,?第一控制模塊1可以通過電磁閥7分別控制牽引車與半掛車供氣管路和控制管路的開閉。通過上述硬件,可以實現控制檢測列車系統中的氣壓變化值和氣壓變化的時間。
第二控制模塊2通過第二繼電器4發送檢測信號到燈光檢測控制模塊5。燈光檢測控制模塊5接收到檢測信號后,將外接的半掛燈與電源連接,同時將工作的半掛燈的工作電流信號傳送到第二控制模塊2,第二控制模塊2接收半掛燈的工作電流信號。第二控制模塊2還可以通過HUB9將半掛燈的工作電流信號上傳到外接的上位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438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浮體繩輪波浪動力采集裝置
- 下一篇:梭口成型裝置及安裝有該裝置的織布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