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濕法除塵脫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42902.1 | 申請日: | 2013-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55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世武;王雪瑤;馬正中;雷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能服(北京)節能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2;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法 除塵 脫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境保護及污染物控制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濕法除塵脫硫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的電力生產以火力發電為主,火電廠以煤作為主要燃料進行發電,煤直接燃燒釋放出大量SO2,造成大氣環境污染,危害大類健康、腐蝕建筑材料、制約經濟發展。且隨著裝機容量的遞增,SO2的排放量也在不斷增加。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加大火電廠SO2的控制力度就顯得非常緊迫和必要。為此,需要研發成本低、效率高的煙氣脫硫技術及裝置。其中,燃燒后脫硫即煙氣脫硫的方法,主要有濕法、干法和半干法三種。使用濕法煙氣脫硫時,整個脫硫系統位于煙道的末端,在除塵系統之后。脫硫過程在溶液中進行,吸附劑和脫硫生成物均為濕態。濕法煙氣脫硫過程是氣液反應,為氣、液兩相提供充分的接觸,使得傳質、傳熱在迅速且有效進行。
基于國家能源領域“粉煤加壓流化床氣化爐內氣固流動規律及氣化反應機制的研究”的任務要求,需要開發將噴淋、水浴、旋風分離及除霧干燥功能集于一體;強化氣液間的充分接觸、增強氣液間的傳質和反應、提高了脫硫效率、處理效果好;開且占地面積小、成本低、結構筒單、易于大型化、操作方便、運行安全可靠的脫硫技術。
通過文獻調研,國內外一些學者對濕法脫硫技術開展了研究工作,也獲得了具有借鑒意義的結論,但以前的研究由于除塵不徹底、效率低、占地大、成本高等原因,尚不能滿足粉煤加壓密相流化床氣化技術的要求。此外,本專利中提出的集噴淋、水浴、旋風分離及干燥除霧功能于一體的并且適用于粉煤加壓密相流化床氣化技術的濕法脫硫方法還未見到相關報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噴淋、水浴、旋風分離及干燥除霧功能于一體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主要包括:
一外腔筒體,該外腔向體內套設有內腔筒體;
該外腔筒體的底部連接一斜置的進氣管道,該進氣管道的進氣口高于與該外腔筒體的連接部;
該外腔向體的頂部設有霧化噴淋器,該外腔向體內部下方為外腔脫硫池,該外腔脫硫池底部連接一級進液管,該外腔脫硫池底部開設有排水孔,該排水孔連接一級溶液回收裝置;
該內腔筒體內設有螺旋盤管,每圈螺旋盤管上都開有噴灑脫硫液的小孔,該螺旋盤管底部連按二級進液管,該內腔筒體底部開設有排水孔,該排水孔連接二級溶液回收裝置;
該內腔筒體的側壁面上開設有切向進口,該內腔筒體頂部的煙氣出口處設有絲網除霧器,該內腔筒體頂部的煙氣出口延伸出外腔向體的頂部。
所述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其中,進氣管道的斜置角度20°<0<70°。
所述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其中,外腔脫硫池上方安裝有一級溢流槽,該一級溢流槽與一級溶液回收裝置相連接。
所述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其中,內腔筒體底部安裝有二級溢流槽,該二級溢流槽與二級溶液回收裝置相連接。
所述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其中,內腔筒體側壁面上開設的切向進口至一級溢流槽之間的垂直距離,與一級溢流槽的高度之間的關系是:
4Hd>ΔH>2.5Hd
其中,ΔH是切向進口與一級溢流槽之間的垂直距離;
Hd是一級溢流槽的高度。
所述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其中,外腔脫硫池底部安裝有一級排空閥,外腔脫硫池底部排水孔通過該一級排空閥連接一級溶液回收裝置;內腔筒體底部安裝有二級排空閥,內腔筒體底部排水孔通過二級排空閥連接二級溶液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
1)將噴淋、水浴、旋風分離及除霧干燥功能集于一體。
2)采用兩級濕法除塵脫硫,加強了氣液間的接觸、強化了氣液間的傳質和反應、提高了脫硫效率、處理效果好。
3)占地面積小、成本低、結構筒單、易于大型化、操作方便、運行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進氣管道1,外腔筒體2,外腔脫硫池3,一級進液管4,一級排空閥5,霧化噴淋器6,一級溢流槽7,一級溶液回收裝置8,內腔筒體9,切向進口10,螺旋盤管11,二級進液管12,二級溢流槽13,二級排空閥14,二級溶液回收裝置15,絲網除霧器16,煙氣出口17。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為螺旋盤管噴淋兩級除塵脫硫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濕法除塵脫硫裝置其主體為外腔筒體2的內部套設有一內腔筒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能服(北京)節能投資有限公司,未經中能服(北京)節能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429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手動緊急分閘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分站式的煤礦回風井高氣壓實時監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