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井井口伴生氣簡易高效干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41667.6 | 申請日: | 2013-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27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正國;張連平;朱培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正國 |
| 主分類號: | E21B43/40 | 分類號: | E21B43/4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劉志菊 |
| 地址: | 717408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井 井口 伴生 簡易 高效 干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井井口伴生氣簡易高效干燥器,用于除去油井伴生氣中的輕質油和水份,是冬季防止氣管線凍堵和油井氣鎖的實用井口伴生氣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井口干燥器安裝在油井井口,進口與油井套管氣相連,出口與氣管網連接,是一種對天然氣干燥的裝置。由于以前油井井口無除輕質油、除水份干燥裝置,冬季氣溫低,特別是北方地區冬季環境溫度低至-300C以下,油井伴生氣中的水份和輕質油在未除去情況下極易在氣管線中結冰上凍導致氣管線堵塞,造成氣管線不暢通,生產生活供氣困難,影響油田正常生產生活。同時,氣管線堵塞可能造成油井蹩壓出現氣鎖,影響油井的正常生產。
以上因素的存在不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油井的采油時率,而且給油田的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伴生氣中未除去的水份和輕質油易在井口氣管線段上凍造成氣管線堵塞和油井憋壓、氣鎖,研發的油井井口伴生氣簡易高效干燥器,確保油井正常生產和防止氣管線凍堵影響正常生產運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油井井口伴生氣簡易高效干燥器包括干燥器外殼圓筒、與干燥器外殼圓筒下部連接的進氣管線、與干燥器外殼圓筒上部連接的出口氣管線,在干燥器外殼圓筒1內設置干燥筒,干燥筒直徑小于干燥器外殼圓筒直徑,與干燥器外殼圓筒同軸線,干燥筒下部開口,上部封閉,干燥筒上下與干燥器外殼圓筒之間有間距,進氣管線延伸到干燥筒上部,在進氣管線與干燥筒之間的干燥筒中設置水平干燥分離板與干燥筒連接,水平干燥分離板上有氣液分離孔,干燥筒上下與干燥器外殼圓筒之間有間距,伴生氣由進氣管線上部經干燥筒中水平干燥分離板、干燥筒下口、干燥筒與干燥器外殼圓筒之間的環形空間至干燥器外殼圓筒上部連接的出口氣管線。
在干燥筒與干燥器外殼圓筒之間的環形空間設置環形干燥分離板與干燥筒和干燥器外殼圓筒連接,環形干燥分離板上有氣液分離孔。
所述的環形干燥分離板為倒錐臺形。
在干燥器外殼圓筒下部內的進氣管線周圍開一排孔眼。
所述的干燥器外殼圓筒直徑為Φ=300mm±10?mm,干燥筒直徑為Φ=?150mm±10?mm。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優點: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制作簡便,安裝在井口氣管線段,油井伴生氣中的輕質油和水份在井口即可實現分離。采用氣體迂回單向流動,經過多層分離板分離,伴生氣在干燥器中的停留時間長,除去伴生氣中的輕質油和水份徹底,干燥效率高。分離出的輕質油和水份自動返流回井筒,無需人工排放,減輕工作量,減少氣體損失。該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伴生氣中的輕質油和水份冬季易在氣管線中上凍造成氣管線堵塞和油井蹩壓、氣鎖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油井井口伴生氣簡易高效干燥器包括干燥器外殼圓筒1、與干燥器外殼圓筒1下部連接的進氣管線4、與干燥器外殼圓筒1上部連接的出口氣管線5,在干燥器外殼圓筒1內設置干燥筒2,干燥筒2直徑小于干燥器外殼圓筒1直徑,與干燥器外殼圓筒1同軸線,干燥筒2下部開口,上部封閉,干燥筒2上下與干燥器外殼圓筒1之間有間距,進氣管線4延伸到干燥筒2上部,在進氣管線4與干燥筒2之間的干燥筒2中設置水平干燥分離板2a、2b與干燥筒2連接,水平干燥分離板2a、2b上有氣液分離孔,干燥筒2上下與干燥器外殼圓筒1之間有間距,伴生氣由進氣管線4上部經干燥筒2中水平干燥分離板2a、2b、干燥筒2下口、干燥筒2與干燥器外殼圓筒之間的環形空間至干燥器外殼圓筒1上部連接的出口氣管線5。
在干燥筒2與干燥器外殼圓筒1之間的環形空間設置環形干燥分離板3a、3b、3c與干燥筒2和干燥器外殼圓筒1連接,環形干燥分離板3a、3b、3c上有氣液分離孔。
所述的環形干燥分離板3a、3b、3c為倒錐臺形。
在干燥器外殼圓筒1下部內的進氣管線4與干燥器外殼焊接處以上10mm周圍開一排孔眼4a,以使分離出的輕質油和水份能夠返流回井筒。
所述的干燥器外殼圓筒1直徑為Φ=300mm±10?mm,干燥筒2直徑為Φ=150mm±1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正國,未經劉正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416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運輸筒狀物件推車
- 下一篇:一種快速擦洗餐桌面的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