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戰創傷致無自主站立能力傷病員的輔助起身拉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41524.5 | 申請日: | 2013-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48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倩倩;王愛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倩倩 |
| 主分類號: | A61H1/00 | 分類號: | A61H1/00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秀芝 |
| 地址: | 261021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創傷 自主 站立 能力 傷病員 輔助 起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輔助用具,尤其涉及一種戰創傷致無自主站立能力傷病員的輔助起身拉帶。
背景技術
軍事演習中,傷病員因各種原因致傷致殘,甚至失去自主起身或站立能力,為了使傷病員盡快康復,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起身或站立的康復訓練,由于傷病員的身體機能沒有恢復,進行起身或站立的康復訓練時,需要醫護人員協助,目前,醫護人員協助傷病員進行康復訓練的方式基本是人工協助,非常不便且費力,對醫護人員的體力消耗過大,而市場上并無專用的輔助工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戰創傷致無自主站立能力傷病員的輔助起身拉帶,方便了醫護人員輔助傷病員起身,使用方便且節省了體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戰創傷致無自主站立能力傷病員的輔助起身拉帶,包括一個用于放置在背后或腰后的拉帶本體,所述拉帶本體兩端分別設置有便于提拉的拉手。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拉帶本體每端的拉手包括多個,多個所述拉手由所述拉帶本體的端部向內排列。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拉帶本體兩端的拉手對稱設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便于醫護人員輔助傷病員起身,且節省體力,減輕了醫護人員的體力消耗。
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拉帶本體,增大了接觸面積,傷病員感覺舒適,便于醫護人員發力;由于設置了多個拉手,可選擇施力位置,便于醫護人員節省體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拉帶本體;2-拉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戰創傷致無自主站立能力傷病員的輔助起身拉帶,包括一個寬幅的用于放置在背后或腰后的拉帶本體1,寬幅的拉帶本體1,增大了接觸面積,使傷病員感覺舒適。
拉帶本體1兩端分別設置有便于提拉的拉手2,便于醫護人員發力。
拉帶本體1每端的拉手2包括多個,多個拉手由拉帶本體1的端部向內排列,使用者可以選擇合適位置的拉手施力。
拉帶本體1兩端的拉手2對稱設置,可保證兩端用力方向一致,力量均衡。
本實用新型可將傷病員由臥位轉變成坐位,或由坐位變站立,使用時,將拉帶本體放置于背后,醫護人員拉住兩端的拉手,將傷病員拉起,變臥位成坐位。
將傷病員由坐位變站立時,將拉帶本體放置于腰后,醫護人員拉住兩端的拉手,使傷病員起身,變坐位為站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便于醫護人員輔助傷病員起身,且節省體力,減輕了醫護人員的體力消耗。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倩倩,未經楊倩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415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盲人手杖
- 下一篇:一種精神病患者用防護頭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