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鄉鎮的人工生態污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40254.6 | 申請日: | 2013-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69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莫德清;肖曉笛;段鈞元;張倩;李林;李天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鄉鎮 人工 生態 污水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系統,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鄉鎮的人工生態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水資源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盡管我國采取了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但大量的農田和農業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業占用,耕地資源減少的勢頭難以逆轉,水資源短缺的壓力進一步增大。目前我國鄉鎮市政基礎設施落后,起點較低,資金短缺,導致以村鎮為基本單位的農村連片整治工作開展受到阻礙,考慮到鄉鎮污水的現狀,采用管理簡單易行、投資規模小、景觀融入性高的生態型污水處理方式仍舊是首選技術,主要為氧化溝工藝、人工濕地技術、人工快滲技術及其他生物法的綜合應用。其中利用土地及植物處理污染物的人工濕地、填料替代原有土層處理污染物的人工快滲方法是鄉鎮污水處理方式中最為常用的兩種,但這兩種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人工濕地及人工快滲等生態法處理污水絕大部分是通過干濕交替的形式進行的,即污水需要經過淹沒——落干周期進行處理。這就意味著不能連續運行,必須建立兩組并聯裝置,如此便增加了裝置的占地面積。
2、人工快滲及人工濕地均通過基質截留、過濾、吸附及生物降解作用共同完成,并且采用干濕交替方式運行,并利用落干時自然復氧,因此必須對基質進行定期翻耕。因而加大了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3、氨氮TN和總磷的去除效果不夠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占地面積較小、水力負荷較高,能強化氮磷去除效果且出水水質穩定的適用于鄉鎮的人工生態污水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適用于鄉鎮的人工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在污水處理池的底部設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上方設有布水管,該布水管與污水處理池的進水管連接,在布水管與污水處理池的頂部之間由下至上依次設有第一過濾層、第二過濾層和第三過濾層,在第二過濾層中設有曝氣管,該曝氣管的另一端伸出污水處理池與風機連接;環繞污水處理池的外周壁設有一排水池,該排水池與污水處理池的進水管之間通過回流管連通,在排水池上還設有排水管。
為了保持污水處理池頂部的出水較平穩,最好是在污水處理池的頂部設置出水堰。
上述技術方案中:
進入布水管的水應是經過格柵處理及調節池均質均量(即對池內水質進行充分混合,并使出水水量均勻)后的。
所述的曝氣管優選是設置在第二過濾層的中下部。
所述的排泥管為穿孔管,采用主管兩邊分支管線排泥,可根據污水處理池的高度選擇靜壓排泥或污泥泵排泥方式,當選用污泥泵排泥方式時,需要在污水處理池的外部設置排泥泵,并將排泥泵與排泥管連通;所述的布水管為穿孔管,采用主管兩邊分支線管均布水,各分支線管與主管的分布優選呈“豐”字型。
所述第一過濾層的過濾介質為石英砂,或者是石英砂與選自鋼砂、沸石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當采用石英砂與選自鋼砂、沸石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時去除污染物的效果較好,此時,它們之間的配比可以為任意配比。最優選地,是采用石英砂、鋼砂和沸石的組合,它們的體積比為2~4∶0.5~1.5∶0.5~1.5。上述所述石英砂的粒徑為2~6mm,鋼砂的粒徑為2~4mm,沸石的粒徑為1~3mm。
所述第二過濾層的過濾介質為陶粒濾料,其粒徑通常為5~8mm。
所述第三過濾層的過濾介質為普通河沙,其粒徑通常為1~2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適用于鄉鎮的人工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布水管管壁上的管孔的出水速度應大于污水處理池中污泥的沉降速度。通常情況下,污水處理池內部的第一過濾層、第二過濾層和第三過濾層的高度分別1.0~2.0m、1.5~2.5m和1.0~2.0m,曝氣的氣水比為5~7∶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系統的特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所述系統無需通過落干進行復氧,使系統可進行污水的連續處理,增大了污水處理量;而且不需要進行人工翻曬基質,無需進行反沖洗,降低了勞動負荷;另外,系統無需增加二沉池。
2、將曝氣管安裝在過濾層中,僅對其中一部分濾料進行曝氣,這樣可在過濾層內部形成厭氧區(第一過濾層)——好氧區(第二過濾層)兩大區域,同時在好氧區,由于填料掛膜而使生物膜內部(與填料表面接觸區域)形成缺氧環境而同時具備反硝化的功能。
2、由于添加人工曝氣系統,使整個系統處理負荷有所提高,處理負荷取值可參照曝氣生物濾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402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電源遠程自動控制水泵系統
- 下一篇:具暫存定位功能的印刷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