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吸塑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9191.2 | 申請日: | 2013-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21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勇;李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領汽車飾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51/36 | 分類號: | B29C5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脫穎律師事務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強 |
| 地址: | 201318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吸塑模具,特別涉及一種型芯或型腔尺寸可變的新型吸塑模具。
背景技術
吸塑工藝,一種塑料加工工藝,主要原理是將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熱變軟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卻后成型,廣泛用于塑料包裝、燈飾、廣告、裝飾等行業。在吸塑過程中,片材受熱軟化,通過抽真空緊貼型芯表面,在型腔內成型。將吸塑制品從模具中取出后,由于制品溫度的下降而收縮,尺寸會有所減小,無法達到合格標準。現有吸塑模具,通過給型芯增加尺寸補償,來解決由于溫度下降導致的制品尺寸減小的問題。但對于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吸塑溫度,吸塑制品取出后隨溫度的降低而產生的尺寸變化也不同。而一個吸塑模具,只能設定一個尺寸補充值,即在不改變吸塑形狀的情況下,一個吸塑模具也只能滿足一種吸塑材料或一種吸塑溫度,無法滿足現代化生產需求,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型芯或型腔尺寸可變的新型吸塑模具。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新型吸塑模具,設有型芯或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吸塑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和至少兩個模塊;所述模塊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模具底座上,所述型芯或型腔分為兩部分以上,每個模塊上分別設置一部分型芯或型腔;所有模塊上的型芯或型腔組合為整個型芯或型腔。
優選地是,所述兩個以上模塊可調整相互之間距離地設置。
優選地是,所述模塊通過連接件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模具底座上。
優選地是,所述連接件為螺釘,所述螺釘包括相互連接的端帽和螺紋段。
優選地是,所述模塊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螺釘配合的通孔;所述模具底座上設有與所述螺釘配合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所述通孔位置相對地設置;所述螺紋段穿過所述通孔擰入所述螺紋孔,端帽將所述模塊緊密壓在所述模具底座上。
優選地是,所述通孔為長條形;所述通孔長度大于所述螺釘的螺紋段直徑,所述螺釘可在所述通孔內沿長度方向相對活動地設置。
優選地是,通過調節所述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距離,來調節所述型芯或型腔的尺寸。
本實用新型中的新型吸塑模具,通過模塊將型芯或型腔分割為兩部分以上,并根據不同的吸塑材料或不同的吸塑溫度,對同一模具的型芯或型腔尺寸進行調節,使吸塑制件溫度降至常溫后,尺寸滿足要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新型吸塑模具的應用范圍。在模塊上開設長條形通孔,可方便地調整模塊的位置。通過調整模塊之間的相互距離,可實現對型芯或型腔尺寸的調節。本實用新型中的吸塑模具,一種尺寸可以適應不同尺寸的多種吸塑件生產,節省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2為圖1中的剖視圖A-A。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2所示,為新型吸塑模具,包括模具底座1、兩個模塊2和型芯3。型芯3分割成兩部分,每一部分位于一個模塊2上。兩部分型芯合并在一起就是整個型芯3。模塊2可移動地設置在模具底座1上,兩個模塊2之間的相互距離可調整。
每個模塊2通過四個螺釘4可拆卸地設置在模具底座1上。螺釘4包括端帽41和螺紋段42。模塊2的四個頂角分別設有一個與螺釘4相配合的通孔5;模具底座1上設有與螺釘4相配合的螺紋孔7;螺紋孔7與通孔5一一對應地設置。螺釘段42穿過通孔5擰入螺紋孔7中,端帽42將模塊2緊密壓在模具底座1上,使模塊2固定。其中通孔5為長條形,其長度L大于螺紋段42的直徑。當端帽42不再緊密壓迫模塊2時,由于通孔5大于螺紋段42的直徑,因此,模塊2可以移動,直至螺紋段42阻擋模塊2。模塊2的可移動行程即為通孔5的長度L。模塊2移動至指定的位置后,再擰緊螺釘4,使其緊密壓迫模塊2,將模塊2固定在模具底座1上。
通過調節各個模塊2之間相互距離R,調整型芯3的整體尺寸大小。因此,本實用新型中的吸塑模具,一種尺寸可以適應不同尺寸的多種吸塑件生產,節省生產成本。型芯尺寸調節完成后,各個模塊2之間的距離不大時,不會影響吸塑件的外觀。當距離比較大時,有可能會在真空吸塑時導致吸塑件外觀出現彎曲或凹陷,這種缺陷可通過加熱整形工藝去除。
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僅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并不構成對權利要求范圍的限制,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其他實質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領汽車飾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領汽車飾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91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