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9121.7 | 申請日: | 2013-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97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柳鎖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鎖兵 |
| 主分類號: | B65G65/06 | 分類號: | B65G65/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 地址: | 2132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推式 曬場 快速 收谷機 | ||
1.一種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包括機架(1)、動力機(2)、變速箱(3)、循環收谷裝置(4)、出料箱(5)、移動滾輪(6)和手推桿(7),機架(1)由底框(11)、豎框(12)和斜機箱(13)組成,斜機箱(13)為一個由底板(131)、頂板(132)和兩個側板(133)圍合而成的空心長方體,底框(11)、豎框(12)和斜機箱(13)固定連接成一個直角三角形架體,底框(11)水平設置,豎框(12)豎直設置,底框(11)和豎框(12)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斜機箱(13)的底板(131)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動力機(2)和變速箱(3)均安裝在底框(11)上,變速箱(3)由動力機(2)驅動,循環收谷裝置(4)設置在斜機箱(13)內,循環收谷裝置(4)包括動力輸入輪(41)、主動軸(42)、主動帶輪(43)、軸承座(44)、皮帶(45)、扒谷桿(46)、扒谷片(47)、從動帶輪(48)和從動軸(49),動力輸入輪(41)安裝在主動軸(42)的一端,主動軸(42)通過兩只軸承座(44)安裝在斜機箱(13)的底板(131)的下端上,動力輸入輪(41)設置在斜機箱(13)的外側,主動帶輪(43)安裝在主動軸(42)上,從動軸(49)通過軸承座(44)安裝在斜機箱(13)的底板(131)的上端上,從動帶輪(48)安裝在從動軸(49)上,皮帶(45)套裝在主動帶輪(43)與從動帶輪(48)之間,扒谷桿(46)等間距固定在皮帶(45)上,扒谷片(47)固定安裝在扒谷桿(46)外側邊上,循環收谷裝置(4)的動力輸入輪(41)由變速箱(3)驅動,動力輸入輪(41)帶動主動軸(42)和主動帶輪(43)同步轉動,主動帶輪(43)通過皮帶(45)帶動從動帶輪(48)和從動軸(49)轉動,扒谷片(47)的底邊與斜機箱(13)底板(131)的上表面的距離為0.5~1.5毫米,出料箱(5)設置在斜機箱(13)的上端,并與斜機箱(13)的內腔相通連,在機架(1)的底框(11)的下方安裝有移動滾輪(6),手推桿(7)設置在出料箱(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在斜機箱(13)的底板(131)前端開口端設置有鏟谷板(14),鏟谷板(14)與扒谷片(45)的材質均為彈性塑膠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在底框(11)的下方安裝有三個移動滾輪(6),其中,兩個移動滾輪(6)安裝在同一根輪軸(61)上,輪軸(61)的兩端與連桿(62)一端鉸連接,連桿(62)的另一端與轉銷(63)固定連接,轉銷(63)以鉸接方式安裝在底框(11)的前端,安裝在底框(11)的后端一個移動滾輪(6)為萬向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在機架(1)上設置有前輪組升降裝置(8),升降裝置(8)由提升桿(81)、繩索(82)、滑輪(83)和手拉桿(84)組成,提升桿(81)的下端與轉銷(63)固定連接,滑輪(83)安裝在底框(11)上,且位于提升桿(81)后方,手拉桿(84)鉸連接在豎框(12)上,繩索(82)繞卷在滑輪(83)上,繩索(82)一端系扣在提升桿(81)的上端,繩索(82)的另一端系扣在手拉桿(84)的升降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在出料箱(5)上設有兩個出谷口,在出料箱(5)的開谷口處設置有移動插板(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在底框(11)上安裝有前輪組高低限位裝置,其中,調節升降螺桿(10)的底端與移動滾輪(6)的軸肩接觸,通過調節升降螺桿(10)限定前置移動滾輪(6)的升降幅度,從而可調節底框(11)的前端距離地面的高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在出料箱(5)出谷口的下方豎框(12)上設置有掛袋桿。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所述主動帶輪(42)和從動帶輪(48)均為帶齒的防滑帶輪。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曬場快速收谷機,其特征是:相鄰兩根扒谷桿(46)之間的距離為主動帶輪(42)的周長的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鎖兵,未經柳鎖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912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