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8523.5 | 申請日: | 2013-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23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胡世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23/34 | 分類號: | B63H23/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呂志英 |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用 螺母 固定 螺旋槳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可廣泛的應用于船舶的建造和修復領域中。
背景技術
一般柴油機驅動的船舶,都是從柴油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節或齒輪箱、中間軸、中間軸承、螺旋槳軸、艉管軸承、艉軸密封,最終到螺旋槳。
螺旋槳與螺旋槳軸安裝的常規方法主要有:有鍵聯接和無鍵聯接兩種方式。無論是采用有鍵還是無鍵聯接的安裝方式,均需要在螺旋槳軸1的尾端加工出螺紋,并且為防止螺旋槳2的松動,該螺紋通常還要根據螺旋槳的轉向加工成與其轉向相反的左旋或右旋螺紋,如果將螺紋的旋向搞錯,輕則造成返工,使交驗拖期,重則使艉軸報廢。還要使用液壓螺母加以固定防松,而且要在液壓螺母端面打眼攻絲用于安裝止動板,再安裝螺旋槳槳帽,經過多次的拆卸可能會造成軸端螺紋的損壞,甚至影響到螺旋槳軸的使用。如圖3所示。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常規工藝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該結構在螺旋槳的軸端無需加工螺紋,減少了加工工作量;避免了將螺紋的旋向搞錯所帶來的問題;安裝簡單;拆檢、維修不會損壞軸端,避免了對艉軸的損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該結構包括有螺旋槳軸,螺旋槳軸上連接有螺旋槳,其中:在所述螺旋槳軸的尾端設有凹槽,在凹槽上設有與凹槽形狀相匹配的卡環來固定螺旋槳,在卡環與螺旋槳之間設有中間調整環。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減少了艉軸端的加工工作量,降低了對加工精度的要求,減少了安裝和拆卸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將螺紋的旋向搞錯所帶來的問題。安裝簡單,拆檢、維修不會損壞軸端,可廣泛用于船舶的建造和修復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安裝過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已有技術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中:
1、螺旋槳軸??????2、螺旋槳??????3、螺旋槳槳帽??????4、卡環
5、中間調整環??????6、中間環??????7、液壓工具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加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該結構包括有螺旋槳軸,螺旋槳軸上連接有螺旋槳,在所述螺旋槳軸1的尾端設有凹槽,在凹槽上設有與凹槽形狀相匹配的卡環4來固定螺旋槳2,在卡環4與螺旋槳2之間設有中間調整環5。所述卡環4為哈夫形卡環。
本實用新型的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以無鍵螺旋槳安裝方法為例加以說明:
1、壓裝螺旋槳過程:
如圖1所示,螺旋槳2套在螺旋槳軸1上后,裝上中間環6和液壓工具7,將哈夫形卡環4的小面朝前卡在軸端的凹槽中并固定,利用液壓工具7按照無鍵螺旋槳的安裝工藝將螺旋槳2壓到位后,拆掉卡環4和液壓工具7。
2、壓裝后螺旋槳的固定:
如圖2所示,根據螺旋槳壓裝后的最終位置,測量中間環6的尺寸并加工、安裝到位;為保證卡環與螺旋槳后端面的緊密接觸,根據哈夫形卡環4大面到螺旋槳后端面的尺寸,加工中間調整環5后并將其安裝上,將哈夫形卡環4大面朝前,卡到螺旋槳軸1端部的凹槽內并固定,將螺旋槳槳帽3裝妥,安裝工作即告完成。
本實用新型的不用螺母固定螺旋槳的結構減少了艉軸端的加工工作量,降低了對加工精度的要求,減少了安裝和拆卸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將螺紋的旋向搞錯所帶來的問題。安裝簡單,拆檢、維修不會損壞軸端,可廣泛用于船舶的建造和修復領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85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叉刀套
- 下一篇:可拆卸的摩托車停車移動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