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數碼管驅動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7900.3 | 申請日: | 2013-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66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羅承荷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14 | 分類號: | G09G3/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陳振;李雙皓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碼管 驅動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數碼管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家用電器經常采用數碼管來顯示其運行狀態,例如空調器往往需要數碼管來顯示溫度、運行狀態、故障代碼等,一般采用雙位(或多位)數碼管來顯示?,F有技術中,雙位數碼管的驅動電路及數碼管內部電路如圖1和圖2所示,數碼管驅動電路由陽極驅動電路100、陰極驅動電路200組成。其中:數碼管300的陽極COM1、COM2端由4個三極管、8個電阻組成的模擬達林頓管來驅動,需要2個芯片I/O控制;陰極端A、B、C、D、E、F、G、DP由ULN2003芯片U2及三極管Q1驅動,由主控芯片U1的8個I/O口實施掃描驅動實現?,F有的數碼管驅動電路,陰極控制端占用太多芯片I/O口資源,主控芯片需選用較高成本的芯片,不利于家用電器的成本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數碼管驅動電路,其減少了芯片I/O資源的占用,降低成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數碼管驅動電路,所述數碼管至少包括一位LED數碼管或8個LED,
所述數碼管驅動電路包括:
第一驅動電路,用于驅動所述數碼管的陰極;
第二驅動電路,用于驅動所述數碼管的陽極;
主控芯片,用于給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和第二驅動電路提供驅動信號;
所述第一驅動電路包括轉換寄存器和反相器;
所述轉換寄存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主控芯片,輸出端串聯所述反相器連接所述數碼管的陰極。
較優地,所述反相器包括驅動芯片;
所述驅動芯片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轉換寄存器的輸出端,所述驅動芯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數碼管的陰極。
較優地,所述反相器還包括第一電阻和第一三極管,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串聯第一電阻連接所述轉換寄存器,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8個LED中的一個,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
較優地,所述驅動芯片為ULN2001、ULN2002、ULN2003或ULN2004。
較優地,所述第一驅動電路還包括第二電阻、第三電阻和第四電阻;
所述轉換寄存器為74HC164芯片;
所述轉換寄存器的串行數據輸入口串聯所述第二電阻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數據口;
所述轉換寄存器的時鐘控制輸入口串聯所述第三電阻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時鐘控制端口;
所述轉換寄存器的復位端口串聯所述第四電阻接電源。
較優地,所述第二驅動電路包括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二三極管和第三三極管;
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串聯所述第八電阻連接所述主控芯片的輸出端,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串聯所述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接直流電源;
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相應的公共端,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串聯所述第七電阻連接至數碼管相應的公共端。
較優地,所述數碼管相應的公共端為所述數碼管的陽極。
較優地,所述第二驅動電路包括驅動電源芯片和第九電阻;
所述驅動電源芯片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主控芯片,輸出端串聯所述第九電阻連接所述數碼管相應的公共端。
較優地,所述驅動電源芯片型號為KID65783AP/AF;
所述數碼管相應的公共端為所述數碼管的陽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數碼管驅動電路,減少了主控芯片I/O端口資源的占用,相對于數碼管現有驅動技術,本實用新型降低主控芯片的成本,且不影響數碼管的顯示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共陽雙位數碼管驅動電路圖;
圖2為圖1所示共陽雙位數碼管驅動電路的雙位數碼管內部電路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數碼管驅動電路共陽兩位數碼管顯示一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數碼管驅動電路共陽四位數碼管顯示一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5為圖4所示數碼管驅動電路的共陽四位數碼管內部電路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數碼管驅動電路共陽四位數碼管顯示的另一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7為共陰四位數碼管驅動電路的電路圖;
圖8為圖7所示共陰四位數碼管的內部電路圖;
圖9為共陰四位數碼管驅動電路另一實施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79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