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牛鼻子校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5366.2 | 申請日: | 2013-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105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2D31/00 | 分類號: | B62D31/00;B60R21/01;B60Q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輝;黎堅怡 |
| 地址: | 51043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牛鼻子 校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牛鼻子校車。?
背景技術
道路交通安全是關系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交通安全需要駕駛員只駕駛車輛的過程中遵守交通規則,但是,總會不可避免的現一些交通事故,如與前面的車輛撞車或者被后面的車輛追尾等,特別是對于乘坐學生的校車,交通安全顯得尤其重要。?
目前,常用的防碰撞發方式是在車輛頭部設置保險杠或防碰撞結構,在車輛與前方的其他車輛發生正面碰撞時,保險杠或防碰撞結構可以緩沖碰撞破壞力,減小事故對車內人員的傷害。?
但是,一旦被其他車追尾,車輛頭部的保險杠或防碰撞結構無法全面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減小車輛正面碰撞或追尾對車內人員造成傷害的牛鼻子校車。?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牛鼻子校車,包括車身,在所述車身的前端和尾端均設置有防碰撞結構,所述車身尾端的防碰撞結構的長度為0.5m~1.2m。?
下面對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所述車身前端和車身尾端的防碰撞結構分別為車前鼻和車后鼻,所述車前鼻和車后鼻的長度為0.8m~1.2m。?
所述車前鼻和車后鼻均為與所述車身固定的骨架式結構。?
還包括行李箱,所述行李箱設置在所述車后鼻骨架式結構的中空內部。?
所述車身頂部設置有第一提示燈。?
所述車身包括車門,在所述車門或車門周邊設置有第二提示燈。?
所述車門的門檻距離地面的高度為0.15m~0.4m。?
所述車前鼻和車后鼻均設置有碰撞報警裝置。?
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原理、效果等進行說明:?
1.在所述車身的前端和尾端均設置防碰撞結構,起到了前方和后方均能保護車內安全的作用;當發生交通事故,車輛前端被碰撞時,車身前端的防碰撞結構可減小碰撞對車內部的損壞,從而達到保護車內車乘客的作用;當發生交通事故,車輛被追尾時,車身尾端的防碰撞結構可減小碰撞對車內部的損壞,從而也可達到保護車內車乘客的作用;而車身尾端的防碰撞結構的長度為0.5m~1.2m,可較大程度地增大碰撞時的緩沖作用,而且,也不至于防碰撞結構太大而使車輛顯得笨重不便。?
2.車前鼻和車后鼻的長度為0.8m~1.2m,可在較大程度地增大碰撞時的緩沖作用的同時,也不至于凸緣太大而使車輛顯得笨重不便,有利于提高車輛的靈活性。?
3.骨架式結構可以在車輛發生碰撞時起到緩沖作用,而且,骨架式結構的重量較小,可減輕車輛的負載,提高車輛的靈活性、減小能源消耗。?
4.車后鼻骨架式結構的中空內部設置成行李箱,可充分利用車輛的內部空間,使車輛可以裝載較大數量的乘客和行李。?
5.車身頂部的第一提示燈可在車輛行駛時發出指示燈光,以便提醒其他的車輛注意;車門設置的第二提示燈可在車輛停站、乘客上下車時發出指示燈光,以便提醒其他的車輛注意,保證乘客上下車的安全,而且第二提示燈設置在車門或車門周邊,可明顯提示其他的車輛和行人有車門的動作,即在上下車。?
6.車門的門檻距離地面的高度為0.15m~0.4m,與地面的距離較低,可方便老弱病殘、孕婦、小孩等上下車,保證了上下車的安全性。?
7.車前鼻和車后鼻均設置有碰撞報警裝置,當車輛前面被碰撞或被其他車輛追尾時,碰撞報警裝置會立刻發出報警,碰撞報警裝置立即切斷油路,或者通知駕駛人員立即切斷油路,防止火災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牛鼻子校車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牛鼻子校車,110.車身,112.防碰撞結構,1122.車前鼻,1124.車后鼻,114.行李箱,116.第一提示燈,117.車門,118.第二提示燈,119.碰撞報警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牛鼻子校車100,包括車身110,在所述車身110的前端和尾端均設置有防碰撞結構112,所述車身110尾端的防碰撞結構112的長度為0.5m~1.2m。車身110的前端即為車頭端,車身110的尾端即為車尾端,防碰撞結構112的長度是指凸出于車身110主體的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53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