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兼具車輛掉頭和行人過街功能的路橋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4577.4 | 申請日: | 2013-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31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萬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萬年 |
| 主分類號: | E01C1/04 | 分類號: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專利事務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姚鴻昌 |
| 地址: | 741600 甘肅省***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兼具 車輛 掉頭 行人 功能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橋梁,特別是涉及一種兼具車輛掉頭和行人過街功能的路橋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行人通過機動車道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人行橫道,另一種是過街天橋,但上述兩種方式存在如下弊端;①人行橫道:行人站在人行橫道上,等機動車通過之后才能通過機動車道,行人需要隨時觀察機動車道上的情況,及時避讓往來的車輛,且機動車在通過人行橫道時,司機需要減速并注意人行橫道周圍的情況,以免造成交通事故;②過街天橋:現有過街天橋的缺陷是高度均在4.5米以上,從而導致過街天橋的坡道坡度較大,為了降低坡道的坡度,只能增加坡道的長度,坡道長度的增加使得坡道的長度接近百米,坡道上設有若干階梯,行人過橋太累,且三輪車、自行車通過階梯比較困難,過街天橋的高度和其坡道的長度,使大多的人不愿意登上過街天橋,尤其是對于腿腳不好、歲數較大的人來說更是一種較大的心里和身體負擔。
司機在駕車出行時,對于不熟悉的道路,有較大幾率出現走錯路的情況,司機發現時,無法及時掉頭,只能沿著錯誤的道路行駛,直至可以掉頭的路段,增加不必要的行車時間和行駛距離。
為此,一種過街天橋高度較低,過街天橋的坡道坡度較小,為行人過街帶來便利,即使腿腳不好或歲數較大的人也能輕松通過,三輪車、自行車也能順利通過,并同時兼具機動車掉頭功能的路橋結構,成為了眾多人們的共同愿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兼具車輛掉頭和行人過街功能的路橋結構,用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兼具車輛掉頭和行人過街功能的路橋結構,它包括上行車道、下行車道、人行道、過街橋、調頭橋和高架橋,所述上行車道和下行車道外側建置有人行道,上行車道由內至外依次同向設置限高車道、調頭車道、超高車道和右車道,所述下行車道與上行車道的設置相同,所述過街橋橫向架設在上行車道和下行車道上,所述調頭橋分別橫跨下行車道與上行車道并與過街橋相鄰架設,調頭橋的引橋分別搭建在同向行駛的車道上,所述調頭橋的引橋外側同向行駛的車道上相鄰架設有高架橋,所述高架橋的兩端分別設置引橋,且高架橋的高度高于過街橋,所述過街橋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引橋,所述過街橋的引橋穿過高架橋的橋洞搭建在人行道上。
進一步的,所述調頭橋包括高架橋體、彎道筑件和引橋,所述高架橋體兩端各放置一個彎道筑件,所述彎道筑件端部放置一個引橋。
進一步的,所述高架橋體由兩個以上的單車道筑件并排設置而成。
進一步的,所述過街橋、調頭橋和高架橋上均安裝有欄桿。
進一步的,所述過街橋的高度優選設置為2米。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有:
1、本實用新型兼具車輛掉頭和行人過街功能的路橋結構,過街橋的高度優選設置為2米,不到現有過街天橋高度的一半,高度的降低使得過街橋的引橋變得平緩,在平緩的引橋上無須設置階梯,節省人們在通過過街橋的引橋時的體力消耗,尤其是腿腳不好、歲數較大的人,也可輕松、順利通過,此外,坡度平緩的引橋便于三輪車、自行車順利通過,解決了現有過街天橋高度在4.5米以上,從而導致引橋坡度較大,必須在引橋上設置階梯,從而導致三輪車、自行車通過過街天橋比較費力的問題;
2、汽車、行人各行其道,雙方互不干擾,沒有互等互讓的舊規則,解決了車輛和行人混在一起,從而導致交通擁堵的問題;
3、汽車通過調頭橋進行調頭,縮短了不必要的行車距離和時間,對走錯道路或要繞到對面路線的汽車提供了便利;??
4、過街橋、調頭橋和高架橋均為組合式,只需吊裝焊接在一起即可,無需挖地基、澆梁灌注,建造速度快、大幅降低工人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兼具車輛掉頭和行人過街功能的路橋結構的示意圖;
其中:1、上行車道,2、下行車道?,3、人行道,4、過街橋,5、調頭橋,6、高架橋,7、欄桿,41、高架橋體,42、彎道筑件,43、引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萬年,未經劉萬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45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聚酯樹脂組合物、成型體以及LED反射器
- 下一篇:苝基半導體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