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4195.1 | 申請日: | 2013-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906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英杰;李宗昌;林明憓 | 申請(專利權)人: | 公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 | 分類號: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李林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簡 電腦 散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尤指一種通過精簡型電腦主體前方組設一面板的設計,而面板上設有復數排列的氣孔,使能形成氣體對流,增加散熱速度,以形成絕佳的散熱結構,而適用于精簡型電腦或類似的裝置。?
背景技術
精簡型電腦內部設有主機板,而主機板上設有電子零組件(包含有中央處理器及記憶體等),有時還會連接硬盤或光盤等裝置,因此,一旦開機后,精簡型電腦內的溫度都會升高,當溫度升高到一個程度時,會影響到主機板上的零組件的運作,使整體的操作性能降低,所以精簡型電腦的散熱效果變的很重要。?
然而,現有的精簡型電腦會在內部產生熱能較高的電子零組件上裝設風扇,以協助將熱氣揮散,然而,大多數的精簡型電腦因為體積的關系都是采用封閉型的設計,所以內部的電子零組件所產生的熱氣不容易排出,只能在內部里循環,使得內部溫度越來越高。?
再者,另一種現有的精簡型電腦則會在側邊開設有復數氣流孔,讓內部的熱氣能通過側邊的氣流孔排出,但是,只在側邊開設氣流孔的話,是無法讓內部的熱氣與外部的空氣形成對流。?
因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人有鑒于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種具有快速導引熱能散發的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令使用者可輕易操作組裝,乃潛心研思、設計組制,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為本實用新型設計人所欲研創的創作動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使其能夠快速導引熱能散發,并令使用者可輕易操作組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包括有精簡型電腦主體及復數個散熱飾板,該復數個散熱飾板組設于精簡型電腦主體周圍,其特征在于:該精簡型電腦主體的前方組設一面板,而面板上設有復數個排列的能形成氣體對流的氣孔。?
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
該精簡型電腦主體上進一步設有復數個利于氣體流通的孔洞。?
該散熱飾板上進一步設有讓冷熱空氣進出的槽孔。?
該精簡型電腦主體后面處進一步設有一背板,而該背板上設有便于形成氣體對流的長形橢圓孔。?
該面板的氣孔進一步排列設于面板的上方處。?
該面板的氣孔進一步排列設于面板的下方處。?
該氣孔與氣孔之間進一步設有肋條來間隔。?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通過精簡型電腦主體前方組設一面板的設計,憑借該面板上設有復數排列的氣孔,且該精簡型電腦主體周圍組設復數個散熱飾板,讓精簡型電腦主體內的熱能除了通過散熱飾板來散熱外,也能通過面板上復數排列的氣孔來增加氣體對流,使具有可以快速排出及降低精簡型電腦主體內部溫度的效果,進而增加整體的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憑借該面板的氣孔排列設于面板的上方處或排列設于面板的下方處,以能增加散熱速度,且該氣孔與氣孔之間設有肋條來間隔,便于防止異物或灰塵阻礙了氣孔的流暢度,而精簡型電腦主體后面的背板上設有長形橢圓孔,能讓與前方的面板上的氣孔形成對流狀態,而成絕佳的散熱結構,進而增加整體的便利性及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背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背面立體外觀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0-精簡型電腦主體;11-孔洞;12-背板;121-長形橢圓孔;20-散熱飾板;21-槽孔;30-面板;31-氣孔;311-肋條。?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精簡型電腦的散熱結構,包括有精簡型電腦主體10及復數個散熱飾板20,該復數個散熱飾板20組設于精簡型電腦主體10周圍,其特征在于:該精簡型電腦主體10的前方組設一面板30,而面板30上設有復數排列的氣孔31,使能形成氣體對流,增加散熱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公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未經公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41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