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與建筑一體化的熱虹吸式太陽能供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33924.1 | 申請日: | 2013-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43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左蘋;唐永強;蔡強;賈新龍;于國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D15/00 | 分類號: | F24D15/00;F24J2/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吳寶根;王晶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一體化 虹吸 太陽能 供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熱建筑供暖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與建筑一體化的熱虹吸式太陽能供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緊缺問題日益嚴峻。如何降低建筑能耗,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成為當前備受關注的話題。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多的地被人們接受。根據是否利用機械的方式獲取太陽能,太陽房分為主動式太陽房和被動式太陽房。主動式太陽房是以太陽能集熱器、管道、散熱器、風機或泵以及儲熱裝置等組成的強制循環太陽能采暖系統,或者是上述設備與吸收式制冷機組成的太陽能空調系統。這種系統控制、調節比較方便、靈活。但是主動式太陽房的一次性投資大,設備利用率低,技術復雜,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維護管理,而且仍然要耗費一定量的常規能源。被動式太陽房是通過建筑朝向和周圍環境的合理布置,內部空間和外部形體的巧妙處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結構、構造的恰當選擇,使其在冬季能采集、保持、貯存和分配太陽能,從而解決建筑物的采暖問題。同時,在夏季又能遮蔽太陽能輻射,散逸室內熱量,從而使建筑物降溫,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被動式包括直接受益式、集熱蓄熱墻式、附加陽光間式等多種形式。平板集熱器在建筑一體化方面,有顯著的優勢,但平板集熱器的集熱效率不高,熱損失較大。熱虹吸管是人們所知的最有效的傳熱元件之一,它可將大量熱量通過其很小的截面積遠距離的傳輸而無需外加動力,并逐漸與太陽能結合應用。因此有必要開發新型的太陽能供暖裝置,充分利用平板集熱器與熱虹吸管的優點,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種與建筑一體化的熱虹吸式太陽能供暖裝置,用于簡化太陽能供暖裝置,方便太陽能與建筑的一體化,提高太陽能利用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與建筑一體化的熱虹吸式太陽能供暖裝置,包括建筑墻,其特點是:建筑墻預留的洞口從外到內依次設置太陽能集熱段、保溫段和放熱段,太陽能集熱段與放熱段之間通過若干根環形熱虹吸管連接成回路;放熱段內設有肋片,太陽能集熱段與放熱段之間設有保溫段,并通過保溫段中的保溫段熱虹吸管連接成回路。
太陽能集熱段為平板集熱器,布置在室外,并沿墻體垂直放置。放熱段布置在室內,其下方設置放熱段進氣口,上方設置放熱段出氣口。保溫段外置有保溫套管,并位于建筑墻內部。太陽能集熱段與保溫段之間設有吸熱板。
本實用型新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太陽能供暖,無需外加動力部件,系統十分簡單,結構緊湊,運行穩定可靠。
2.將該系統作為一個完整的建筑構件安裝在建筑圍護結構上,很好的實現了太陽能平板集熱器與建筑的一體化。
3.熱虹吸管的蒸發段和冷凝段可分隔開,互不影響,且位置和尺寸有充分的自由度。
4.可以根據房間的供熱量大小確定所需熱虹吸管的根數。各熱虹吸管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更換、維修方便。
5.充分利用平板集熱器與熱虹吸管的優點,實現了系統高效運行,更加經濟、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放熱段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3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與建筑一體化的熱虹吸式太陽能供暖裝置,建筑墻12結構層次從外到內依次為太陽能集熱段(蒸發段)1、保溫段4和放熱段7,由若干根環形熱虹吸管2將太陽能集熱段1和放熱段7連接成回路;太陽能集熱段1,布置在室外,采用平板集熱器,沿墻體垂直放置;放熱段7,布置在室內,設有直通型矩形放熱肋片6,其下方設置放熱段進氣口10,上方設置放熱段出氣口5;保溫段4,是太陽能集熱段1和放熱段7之間的管段,外置保溫套管,位于建筑的圍護結構內部,保溫段4中的保溫段熱虹吸管9將集熱段1和放熱段7連接成回路。太陽能集熱段1與保溫段4之間設有吸熱板3。
熱虹吸式太陽能供暖裝置工作時,由太陽能平板集熱器1吸收太陽能,把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將熱量傳遞給熱虹吸管內的工質,工質蒸發,其內部蒸汽壓力升高,產生的蒸汽通過保溫段4到達放熱段7釋放出潛熱而凝結成液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經保溫段4回到太陽能集熱段1,如此循環往復運行,放出的熱量傳遞給肋片6,肋片6再將熱量傳遞到空氣中,用來提高室內溫度。
放熱段7中的每根放熱段熱虹吸管8必須高于太陽能集熱段對應管段,冷凝管段與蒸發管段會形成一定的密度差,這一密度差所能提供的壓頭與放熱段和蒸發段的高度密切相關,它用以平衡介質流動的壓力損失,維系著系統正常的運行,而不再需要外加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339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一體化電加熱相變蓄熱模塊
- 下一篇:紅外線節能燃氣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