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磨轍叉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29760.5 | 申請日: | 2013-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33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龍運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運生 |
| 主分類號: | E01B7/12 | 分類號: | E01B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1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磨 轍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道岔部件,特別是一種轍叉。
背景技術
轍叉是使車輪由一股鋼軌越過另一股鋼軌的軌線平面交叉設備,由心軌、翼軌和聯結零件組成。轍叉作為道岔的一個關鍵部件,直接影響道岔的使用壽命和運營速度。
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高錳鋼轍叉,由于其心軌的結構特點及化學成分離散性大而導致其內部缺陷嚴重,力學性能不穩定,而且產品出現的鑄造缺陷也較多,主要有沖砂、氣孔、縮松、微裂紋等,這些缺陷使轍叉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水平裂紋和垂直裂紋,從而導致轍叉失效,降低了使用壽命。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201210422455.3公開了一種全貝氏體鋼轍叉及其制造方法:貝氏體鋼轍叉心軌前后為相連的兩段,前段為35MnCrSiAlNiMo貝氏體鋼心軌,后段為60型U75V鋼軌,兩者直接閃光焊接,之后進行整體熱處理,將制得的貝氏體鋼轍叉心軌和翼軌進行拼裝,便獲得全貝氏體鋼轍叉。這種全貝氏體鋼轍叉,由于心軌焊接部位的焊縫難以平整,導致焊縫熔合處容易出現裂縫,對于內部是否存在嚴重缺陷也難以檢測,從而給行車留下了安全隱患;并且由于檢驗成本高,焊縫表面硬度達不到使用要求,致使行車過程中磨損較大,大大縮短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耐磨、使用壽命長的轍叉。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耐磨轍叉,包括心軌、翼軌,所述心軌和翼軌的局部均鑲有耐磨鋼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心軌的前部采用整塊NM400耐磨鋼板,其他部位采用淬火后的普通鋼軌,整個心軌部分的NM400耐磨鋼板和普通鋼軌錯位密貼,并用螺栓固定,再用環氧樹脂粘接。
本實用新型進再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翼軌最易磨損部位通過切邊方式鑲入NM400耐磨鋼板,并用螺栓固定,再用環氧樹脂粘接。
由于耐磨鋼板屬于低碳高合金鋼,含碳量在0.15%左右,除Mn、Si之外,還采用Cr、Mo、B、Ni等作為主要合金元素,從而能夠確保材料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淬硬性和綜合力學性能,提高鋼的耐磨性,元素Ti的加入能夠起到細化晶粒的作用。高強度耐磨鋼具有高硬度、高韌性、低碳等內在特性,決定了產品在保證高硬度的同時,還能保持良好的沖擊韌性,以抵御外來沖擊載荷。NM400耐磨鋼板和普通鋼板相比,有不低于2.5倍的耐磨性能。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高錳鋼整鑄轍叉相比,具有高強度、高韌性、耐磨、耐沖擊,以及不存在鑄造缺陷等顯著特點,使用壽命高于高錳鋼轍叉3倍以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全貝氏體鋼轍叉相比,心軌連接處不采用焊接技術,而是采用螺栓固定后用環氧樹脂粘接,不存在兩種材質焊接處硬度達不到使用要求,也不存在焊縫不平整及裂縫問題。翼軌由于在最易磨損部位通過切邊方式鑲入NM400耐磨鋼板,比鍛焊轍叉普通淬火鋼軌具有更耐磨和抗沖擊的特點,使用壽命高于鍛焊轍叉一倍以上。
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制出的轍叉,使用壽命長,性價比高,并且質量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A-A線的旋轉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是:一種耐磨轍叉,包括心軌1、翼軌2;所述心軌1的前部采用整塊NM400耐磨鋼板,其他部位采用淬火后的普通鋼軌,整個心軌1部分的NM400耐磨鋼板和普通鋼軌錯位密貼,并用螺栓4固定,再用環氧樹脂粘接;所述翼軌最易磨損部位3通過切邊方式鑲入NM400耐磨鋼板,并用螺栓4固定,再用環氧樹脂粘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運生,未經龍運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97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塵式太陽能充電逆變一體機
- 下一篇:帶有護罩的LED三面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