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套管加藥針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28521.8 | 申請日: | 2013-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01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惠花;馮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32 | 分類號: | A61M5/32;A61J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00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套管 藥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器械技術領域,特別設計一種用于臨床配制藥液的雙套管加藥針頭。
背景技術
醫護人員在進行輸液時,需要先配制藥液。目前,臨床上,在配制藥液時一般使用單個注射針頭,即醫護人員手持注射針頭抽取水或稀釋劑,注入安瓿瓶內溶解或稀釋藥物,將藥物充分溶解后,再吸取藥液注入輸液瓶內。
該過程通常會遇到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粉劑藥液瓶內呈真空狀態,當容易注入密封安瓿時,外界壓強高于瓶內,溶液會自動吸入,抽取不易;另一種情況是瓶內粉劑接觸溶劑后產生大量氣體,致使瓶內壓強高于外界大氣壓,而形成一與人推注藥液相反的力,導致難以操作。上述第一種情況需要注入等量的空氣形成壓強差后才能便于抽取,而這樣操作易使無菌的注射針筒被空氣污染。上述第二種情況時有藥液從針栓與針筒乳頭連接處流失,是藥量實際應用不足。
臨床亦有用雙注射針頭配制藥液,主要用于配制較多藥液的密封安瓿瓶。而使用雙注射針頭極為不便,缺點是需多刺入一根針頭,操作繁瑣,且針尖銳利,兩次刺入增大了皮塞脫落成碎屑的幾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加藥針所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出了一種在配藥過程中,進行抽取盒注入藥液操作時可使安瓿瓶內外氣壓始終保持平衡的加藥針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套管加藥針頭,包括具有藥液通道的針管和針栓,所述針管的一端與針栓固連,所述針管前端開設有抽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針管內設有一個內套管,所述內套管包括冒出于所述針管前端的前端排氣口和冒出于所述針栓的側面的尾端排氣口,所述前端排氣口與尾端排氣口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內套管的前端排氣口為斜面切口。
進一步地,所述內套管的前端排氣口所在位置在所述抽藥口所在位置之前。
進一步地,所述抽藥口與所述內套管的前端排氣口開口方向相反。
進一步地,所述針管與內套管、所述針栓與內套管的連接處均為密封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針管包括針梗和針尖,所述針梗的一端與針栓固連,所述針尖設置為圓錐形。
進一步地,所述雙套管加藥針頭的外露鋼針的長度為2~3cm。
進一步地,所述針栓的外徑大于所述針管的外徑。
進一步地,所述內套管為L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加藥針頭相當于雙套管,通過在針體內的藥液通道內設置一個空氣通道將安瓿瓶內部與外界導通進行氣體流通,使安瓿瓶內的氣壓和外界氣壓始終保持平衡,減少了針頭的插入和拔出,簡化了醫護人員的操作步驟,避免藥液浪費,減少污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的一種雙套管加藥針頭的結構示意圖。
1、針管;11、抽藥口;12、針尖;13、針梗;
2、針栓;3、內套管;31、前端排氣口;32、尾端排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用雙套管式的加藥針頭,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雙套管加藥針頭包括一個針管1、針栓2和內套管3。所述針管1內具有藥液通道,插入藥瓶的一端開設有一個抽藥口11,該抽藥口11開設在針管1的側面,所述針管1的外形與普通側孔加藥針頭相似。所述針栓2內具有藥液通道,該兩者的藥液通道連通。所述針管1的前端和所述針栓2的側面各有一個容納內套管3的通孔。所述針管1的后端與針栓2沒入針栓2內。
所述內套管3內具有空氣通道,該空氣通道連通前端排氣口31和尾端排氣口32,其前端排氣口31通過設置在所述針管1前端的通孔冒出于針管1以外,其尾端排氣口32通過設置在所述針栓2側面的通孔冒出于針栓2以外并與大氣連通。所述內套管3前端排氣口31為斜面切口,以便刺穿安瓿瓶的封口。優選的,所述內套管3為L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未經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85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廚房自動滅火裝置
- 下一篇:一種監控服藥情況并提供提醒服務的智能藥盒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