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管式即熱發熱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28357.0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9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益德電熱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48 | 分類號: | H05B3/4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劉各慧 |
| 地址: | 510897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管式即熱發 熱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即熱式發熱管。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中國的入世,中國的工業被加速推向了國際市場,電加熱管的制作需求更是有了飛速的發展,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電加熱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制造出合乎大眾需求的電熱管。
現有的即熱式電熱管如圖1所示,包括中心管1、外管2、引線管3、發熱絲4、陶瓷環5及膠頭6,外管2套在中心管1外,引線管3套在中心管1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1和外管2之間,電熱絲4設置在中心管1和外管2之間,且由裝載到中心管1和外管2之間的氧化鎂粉包覆,陶瓷環5位于中心管1和引線管3之間,膠頭6設置在外管2和引線管3之間。
上述即熱式發熱管兩端的引線管3在軸向方向上不能實現定位,因此需碰焊固定環來定位。另外,中心管1和外管2之間的氧化鎂粉是在發熱絲4安裝好后加入進入的,這樣,在加入氧化鎂粉前,發熱絲4除連接處以外處于懸空狀態,而加粉時,即熱式發熱管處于豎直狀,因此,發熱絲4在加粉時因處于垂直擺放在加粉機上,氧化鎂粉7流入管內時對發熱絲4產生一個外力將發熱絲4向下擠壓,導致發熱絲4絲距不均,即上端很稀,下端很密,這樣,使發熱管表面溫度不均,發熱絲較密的一端負荷偏大,影響發熱管的使用壽命。再有,加粉時機器的震動,使發熱絲4左右晃動,導致加熱絲4與中心管1、外管2之間的距離不好控制,從而使電氣性能高壓和絕緣測試不合格。另外,發熱管縮管時氧化鎂粉會將中心管1壓變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管式即熱發熱管,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即熱式發熱管,能使發熱元件在軸向方向上布置均勻,發熱元件到中心管的距離均勻,使得直管式即熱發熱管的發熱均勻,提高直管式即熱發熱管的使用壽命。同時可以解決發熱管縮管時氧化鎂粉將中心管壓變形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直管式即熱發熱管,包括中心管、外管、發熱元件及引線管;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外管和中心管之間具有容置腔;引線管設在外管的端部處,且引線管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間,引線管的一端伸出外管的端部,引線管與發熱元件電性連接,中心管和引線管之間設有第一絕緣體,外管和引線管之間設有第二絕緣體,在容置腔內裝載有絕緣導熱性粉粒;在中心管上位于容置腔內套有絕緣導熱性管體,所述的發熱元件纏繞在絕緣導熱性管體的外壁上。
作為改進,絕緣導熱性管體的端面與引線管的端面相抵擋。
作為改進,絕緣導熱性管體的外徑大于第一絕緣體的外徑且小于引線管的外徑。
作為改進,絕緣導熱性管體的端面與第一絕緣體的端面相抵擋。
作為具體化,所述的發熱元件為發熱絲。
作為具體化,所述的第一絕緣體為陶瓷環;所述的第二絕緣體為膠頭管。
作為具體化,所述的絕緣導熱性粉粒為氧化鎂粉粒,所述的絕緣導熱性管體為氧化鎂粉管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置了絕緣導熱性管體,絕緣導熱性管體能保護中心管,因此解決了發熱管縮管時氧化鎂粉將中心管壓變形的問題;由于發熱元件定位纏繞在絕緣導熱性管體上,在加粉時,發熱元件不會因絕緣導熱性粉粒的作用力而出現軸向運動的現象,因此,能保證發熱元件在軸向方向上排布均勻,同時發熱元件也不會因加粉機的振動而出現徑向位移,使得發熱元件與中心管的距離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能使發熱管產生的熱量均勻,從而能提高發熱管的壽命。由于絕緣導熱管的端面與引線管的端面相抵觸,實現了對引線管的軸向限位,因此不需碰焊固定環來定位引線管,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由于絕緣導熱性管體的外徑大于第一絕緣體的外徑且小于引線管的外徑,當發熱元件纏繞到絕緣導熱性管體上后,能使發熱元件所形成的外徑尺寸與引線管的外徑相當,從而便于焊接發熱元件,同時還能起到抵擋引線管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即熱式發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直管式即熱發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直管式即熱發熱管A-A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直管式即熱發熱管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2至圖4所示,直管式即熱發熱管包括中心管1、外管2、引線管3、發熱元件、第一絕緣體、第二絕緣體、絕緣導熱性粉粒7及絕緣導熱性管體8。
中心管1具有液體通道,中心管1的長度大于外管2的長度,在中心管1的兩端設有內凹的卡環11,以便于連接其他的管路。
所述的外管2套在中心管1外,在中心管1和外管2之間形成有容置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益德電熱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益德電熱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83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