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簡易防空氣栓塞靜脈輸液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28124.0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21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高靜;蔣麗萍;賴娟;楊沁;馬芹;吳晨曦;柏丁兮;張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5/14 | 分類號: | A61M5/14;A61M5/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簡易 空氣 栓塞 靜脈 輸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脈輸液器,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簡易防空氣栓塞靜脈輸液器。
背景技術
目前,靜脈輸液器是醫療工作中常用于治療疾病的工具。據統計,采用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約占住院患者的90%-95%。靜脈輸液常見的并發癥有發熱反應、循環負荷過重反應、靜脈炎、空氣栓塞等。發生空氣栓塞時,患者有胸部異常不適或有胸骨后疼痛等表現,嚴重時引起缺氧,甚至造成死亡。由于傳統的靜脈輸液器是無色透明的,不便于液面的觀察。可能導致輸液瓶內液體全部流空,換藥后排氣不仔細,就容易導致空氣栓塞。所以,提高輸液面的觀察度,防止空氣栓塞,節省藥液,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減輕護士工作量和提高服務效率等成為靜脈輸液器的發展趨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簡易防空氣栓塞靜脈輸液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瓶塞穿刺器、出氣管、近端茂菲氏滴管、遠端茂菲氏滴管、滴速控制器和頭皮針,所述瓶塞穿刺器、所述茂菲氏滴管和所述頭皮針依次通過輸液管連接,所述出氣管設置于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下方且一端與輸液管連接,所述滴速控制器套裝于所述茂菲氏滴管與所述頭皮針之間,所述茂菲氏滴管內設置有小球,所述近端茂菲氏滴管的進液端與所述瓶塞穿刺器的出液端通過輸液管連接,所述近端茂菲氏滴管的出液端與所述遠端茂菲氏滴管的進液端通過輸液管連接,所述遠端茂菲氏滴管的出液端與所述頭皮針的進液端通過輸液管連接,所述小球設置于所述近端茂菲氏滴管內。
進一步,所述近端茂菲氏滴管的出液端為漏斗狀。
進一步,所述遠端茂菲氏滴管的出液端為圓弧狀且設置擋片。
進一步,所述小球的直徑為1.5mm-2.5mm之間。
進一步,所述小球的直徑為2mm。
進一步,所述近端茂菲氏滴管與所述頭皮針之間的距離為15cm-20cm之間。
具體地,所述近端茂菲氏滴管與所述頭皮針之間的距離為18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利用對小球的觀察可使液體盡可能輸入人體,減少藥物的浪費,充分發揮藥效,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減輕患者對空氣栓塞的恐懼心理;本實用新型具有成本較低、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操作簡單、節省時間和減少護士的工作量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新型簡易防空氣栓塞靜脈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近端茂菲氏滴管,2—遠端茂菲氏滴管,3—小球,4—瓶塞穿刺器、5—出氣管、6—滴速控制器、7—頭皮針、8—輸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瓶塞穿刺器4、出氣管5、近端茂菲氏滴管1、遠端茂菲氏滴管2、滴速控制器6和頭皮針7,瓶塞穿刺器4、近端茂菲氏滴管1、遠端茂菲氏滴管2和頭皮針7依次通過輸液管8連接,出氣管5設置于瓶塞穿刺器4的下方且一端與輸液管8連接,滴速控制器6套裝于遠端茂菲氏滴管2與頭皮針7之間,近端茂菲氏滴管1內設置有小球3,近端茂菲氏滴管1的出液端為漏斗狀,遠端茂菲氏滴管2的出液端為圓弧狀且設置擋片,小球3的直徑為2mm,近端茂菲氏滴管1與頭皮針7之間的距離為18c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在頭皮針7上端18cm處加一個遠端茂菲氏滴管2,如果液面下降到近端茂菲氏滴管1下,擠壓遠端茂菲氏滴管2,輸液面就迅速上升到近端茂菲氏滴管1,遠端茂菲氏滴管2的圓弧狀下口直徑小于小球3的直徑,當液體面到此位置時,小球3部分甚至全部堵住遠端茂菲氏滴管2下口,液面下降速度減緩甚至停止下降,可以為護士爭取處理時間,防止空氣栓塞的發生。
將輸液瓶(袋)懸掛輸液架上,左手將近端茂菲氏滴管1倒置,右手將遠端茂菲氏滴管2倒置并將滴速控制器6完全打開,液體自然流入近端茂菲氏滴管1內,待液面達1/2-2/3時,左手迅速轉正近端茂菲氏滴管1并以近端茂菲氏滴管1上口為基準點傾斜135-160°,使液體以最大的流速下降,直到排盡輸液管8乳頭部的空氣,關閉滴速控制器6;當空氣進入近端茂菲氏滴管1以下的輸液管8而未到遠端茂菲氏滴管2時,護理人員向患者做適當的解釋并關閉滴速控制器6,先用手輕輕擠壓近端茂菲氏滴管1,使滴管內液體達到1/2-2/3,再擠壓遠端茂菲氏滴管2,直到空氣全部擠入近端茂菲氏滴管1;當空氣進入遠端茂菲氏滴管2,由于大氣壓和小球3的重力,小球3部分或全部堵住遠端茂菲氏滴管2的下口,減緩液體下降速度甚至阻止液體繼續下降,減緩或防止空氣進入遠端茂菲氏滴管2下端輸液管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81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