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微誤吸雙套囊氣管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26691.2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21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珍妮;呂建瑞;王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珍妮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4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微誤吸雙套囊 氣管 導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微誤吸雙套囊氣管導管。
背景技術
氣管插管術是指將特制的氣管導管,通過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氣管內,是一種氣管內麻醉和搶救病人的技術,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暢的最可靠手段,氣管或支氣管內插管是實施麻醉一項安全措施。現有的氣管導管管體上只設置有一個套囊,套囊一方面起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胃部分泌物及胃液等上行到聲門部位引起并發癥或細菌感染。然而現有氣管導管雖然解決了胃部分泌物或胃液等引發的感染問題,卻無法避免患者口腔分泌物或細菌在誤吸或微誤吸作用下下行到聲門下間隙甚至流入下呼吸道引發并發癥或肺部感染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防微誤吸雙套囊氣管導管,解決現有的氣管導管存在使用過程中無法避免患者口腔內分泌物或細菌在誤吸或微誤吸作用下下行到聲門下間隙甚至流入下呼吸道引發并發癥或肺部感染的缺陷。
為了實現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微誤吸雙套囊氣管導管,包括有管體,管體一端設置有呼吸機接口,管體另一端靠近出口位置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一套囊,第一套囊通過第一注氣管與第一緩沖袋連接,第一緩沖袋上連接有第一注氣口,第一注氣口內設置有第一閥門,靠近第一套囊的管體外壁上設置有第二套囊,第二套囊通過第二注氣管與第二緩沖袋連接,第二緩沖袋上連接有第二注氣口,第二注氣口內設置有第二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還在于,所述第一注氣管和第二注氣管分別從靠近呼吸機接口一端的管體外壁進入管體內部并沿著管體內壁延伸,引出后分別與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連接。
所述第一套囊與第二套囊之間間距為1~3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雙套囊設計不僅可以將氣管導管更好的固定,同時能夠防止口腔分泌物或細菌在誤吸或微誤吸作用下下行到聲門下間隙甚至流入下呼吸道引發并發癥或肺部感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體,2.呼吸機接口,3.第一套囊,4.第一注氣管,5.第一緩沖袋,6.第一注氣口,7.第一閥門,8.第二套囊,9.第二注氣管,10.第二緩沖袋,11.第二注氣口,12.第二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微誤吸雙套囊氣管導管,如圖1所示,包括有管體1,管體1一端設置有呼吸機接口2,管體1另一端靠近出口位置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一套囊3,第一套囊3通過第一注氣管4與第一緩沖袋5連接,第一緩沖袋上連接有第一注氣口6,第一注氣口6內設置有第一閥門7,靠近第一套囊3的管體1外壁上設置有第二套囊8,第二套囊8通過第二注氣管9與第二緩沖袋10連接,第二緩沖袋10上連接有第二注氣口11,第二注氣口11內設置有第二閥門12。
具體實施時,增加的第二套囊8充氣膨脹后其直徑大于第一套囊3,第二套囊8沿著管體1方向的長度小于第一套囊3。第一注氣管4和第二注氣管9分別從靠近呼吸機接口2一端的管體1外壁進入管體1內部并沿著管體1內壁延伸到第一套囊3和第二套囊8處,然后從管體1內部引出后分別與第一套囊3和第二套囊8連接。第一注氣管4和第二注氣管9穿入管體1的點相互錯開,第二注氣管9穿入點相對更加靠近呼吸機接口2一端,此設置用于區分第一注氣口6和第二注氣口11,當然也可以選擇采用不用顏色的第一注氣口6和第二注氣口11加以區分。第一套囊3和第二套囊8之間的距離為1~3cm,第一套囊3和第二套囊8充入氣體膨脹后之間形成一個凹檔部,第一套囊3卡在聲門下方呼吸道上時,凹檔部正好留在聲門下間隙處。
在進行氣管插管手術時,患者聲門打開后將導管插入,第一套囊3通過聲門后再繼續插入直到第二套囊8到達聲門部位時停止插入,用注射器通過第一注氣口6向第一套囊3充氣使其卡在聲門以下的呼吸道上,隨后用注射器通過第二注氣口11向第二套囊8充氣使其卡在聲門前部,第一套囊3和第二套囊8之間的凹檔正好留在聲門下間隙處。第一注氣口6和第二注氣口11內部分別設置有第一閥門7和第二閥門12,充氣完畢后,閥門能夠自行關閉使第一套囊3和第二套囊8內部保持氣壓,第一緩沖袋5和第二緩沖袋10在充氣過程中主要起緩沖作用,防止第一套囊3和第二套囊8膨脹過快造成患者不適。第一套囊3能夠防止胃部分泌物或胃液帶來的細菌上行進入下呼吸道引發感染,第二套囊8能夠阻止患者口腔內分泌物或細菌在微誤吸時下行到聲門下間隙甚至流入下呼吸道引發并發癥或肺部感染。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上述實施方式和說明書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珍妮,未經張珍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66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經顱變頻旋磁無線傳輸腦疾病治療儀
- 下一篇:手術室專用輸液保暖護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