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輔熱結構及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23139.8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87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陶孫華;李軍華;李芳明;郭素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06 | 分類號: | H05B3/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陳振;李雙皓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輔熱 結構 空調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輔熱結構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輔熱的發熱絲通常是直的,如圖1至圖3所示,幾組發熱絲(電加熱絲)呈平行狀態設計,因發熱絲類似于彈簧結構,可以伸長縮短,現有結構的發熱絲在水平方向沒有固定,而發熱絲在工作時發熱溫度較高,容易下垂松動及橫向竄動,經風機吹動后極易出現異響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輔熱結構及空調器,達到固定、緊繃發熱絲的目的,使之不易橫向竄動及下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輔熱結構,包括發熱絲、陶瓷塊、固定架和支撐條;?
所述陶瓷塊和固定架的數量相同且為兩個以上;?
每個所述陶瓷塊上設置有一個所述固定架;?
所述陶瓷塊通過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支撐條上;?
所述發熱絲由多個所述陶瓷塊支撐;?
相鄰的兩個所述陶瓷塊在所述支撐條的軸向方向交錯。?
較優地,相鄰的兩個所述陶瓷塊在所述支撐條的軸向方向上錯開的角度為10°±4°。?
進一步地,相鄰的兩個所述陶瓷塊,其中一個向上傾斜5°±2°,另一個向下傾斜5°±2°。?
較優地,所述陶瓷塊上設置通孔或開口槽;所述發熱絲貫穿所述通孔或開口槽。?
較優地,所述固定架設置在所述陶瓷塊的中部;?
所述陶瓷塊的兩端均設置有所述通孔或開口槽,所述通孔或開口槽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兩側。?
較優地,所述支撐條的數量為兩個以上,兩個以上所述支撐條平行設置。?
較優地,所述發熱絲為彈簧狀。?
較優地,所述電輔熱結構還包括固定板,所述支撐條的兩端由所述固定板固定。?
還涉及一種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包括上述任一技術特征的電輔熱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電輔熱結構及空調器,達到固定、緊繃發熱絲的目的,使之不易橫向竄動及下垂,同時避免發熱絲工作時被風吹動發出異響。?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電輔熱結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所示電輔熱結構的俯視圖;?
圖3為圖1所示固定架與陶瓷塊配合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輔熱結構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5為圖4所示電輔熱結構安裝完畢后的主視圖;?
圖6為圖4所示電輔熱結構的左視圖;?
圖7為圖4所示陶瓷塊在下傾5°時與固定架配合示意圖;?
圖8為圖4所示陶瓷塊在上傾5°時與固定架配合示意圖;?
圖9為圖4所示固定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圖9所示固定板的主視圖;?
圖11為圖9所示固定板的俯視圖;?
圖12為圖9所示固定板的左視圖;?
圖13為圖12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14為圖4所示固定架的主視圖;?
圖15為圖14所示固定架的右視圖;?
圖16為圖4所示陶瓷塊的主視圖;?
圖17為圖4所示陶瓷塊另一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其中,?
1支撐條;??2發熱絲;??3固定架;??4陶瓷塊;??5固定板;?
6第一端子;??7第二端子;??8第三端子;??9第四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電輔熱結構及空調器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4至圖17,本實用新型的電輔熱結構一實施例包括發熱絲2、陶瓷塊4、固定架3和支撐條1;?
陶瓷塊4的數量為兩個以上,每個陶瓷塊4上設置有一個固定架3,發熱絲2由多個陶瓷塊4支撐,陶瓷塊4通過固定架3固定在支撐條1上。優選地,陶瓷塊4上設置通孔或開口槽(未示出),發熱絲2貫穿所述通孔或開口槽,發熱絲2為彈簧狀。?
相鄰的兩個陶瓷塊4在支撐條1的軸向方向交錯,優選地,相鄰兩個陶瓷塊4在支撐條1的軸向方向上錯開的角度為10°±4°。相鄰的兩個陶瓷塊4,其中一個向上傾斜5°±2°,另一個向下傾斜5°±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313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紅外感應公共區域安全照明燈
- 下一篇:智能安保巡更的手持終端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