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折彎機折彎角度實時自動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423073.2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48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沁;劉麗瓊;吳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爾法電液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22 | 分類號: | G01B2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蔣家華;查俊奎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彎 角度 實時 自動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彎機折彎角度實時自動測量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折彎機上的,用于折彎板狀金屬材料的折彎機折彎角度實時自動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折彎機是一種用于折彎板狀材料的設備,折彎原理為將工件放置于下模的平面上,當上模壓向下模時,工件在壓力和上下模的作用下形成一個折彎角度。在折彎工件時(比如為鈑金件),如何精確控制工件的折彎角度是折彎機生產(chǎn)商和應用商都必須關注的折彎機性能。目前已經(jīng)有多種折彎機折彎角度測量方法,在這些方法中有的解決了上下模無法精確對齊的問題;有些方法中使用的傳動方式為鋼絲柔性傳動,并需要扭簧回復到初始位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折彎角度測量裝置中鋼絲柔性變形、無法精確傳動和需要額外機構促使其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受鋼絲柔性變形影響,每次測量結束后都能通過自身重力自動回復到同一初始狀態(tài),不需要額外機構來促使其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的折彎機折彎角度實時自動測量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
一種折彎機折彎角度實時自動測量裝置,包括上模、下模和工件;還包括基座和設置在基座上的至少一個的折彎角度測量裝置;折彎角度測量裝置和下模均固定在基座上,并且折彎角度測量裝置位于下模之間;
所述折彎角度測量裝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導桿、滑動設置在導桿上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連接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拉簧;所述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結構相同,均包括滑塊、角度反饋元件支架、角度反饋元件、隨動板、連桿和擺輪;所述角度反饋元件支架由支架本體、懸臂和用于限制隨動板與連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的位置的支架凸臺組成;所述懸臂設置在支架本體上,支架凸臺設置在支架本體的下方;滑塊滑動設置在導桿上,角度反饋元件支架設置在滑塊上且跟隨滑塊滑動、同時角度反饋元件支架的懸臂與擺輪轉(zhuǎn)動相連,角度反饋元件安裝在角度反饋元件支架的支架本體上,隨動板安裝在角度反饋元件的轉(zhuǎn)軸上且跟隨角度反饋元件的轉(zhuǎn)軸旋轉(zhuǎn),連桿的一端與隨動板轉(zhuǎn)動相連、其另一端與擺輪轉(zhuǎn)動相連;所述導桿上沿著導桿長度方向的上模和下模中心線對稱設有用于限制滑塊位置的兩個限位凸起;其中,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中的角度反饋元件支架的懸臂相對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角度反饋元件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能測量并顯示轉(zhuǎn)動角度的元件均能用于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本實用新型優(yōu)先采用角度傳感器或角度編碼器。
本實用新型折彎角度測量裝置中所述的導桿上沿著導桿長度方向的上模和下模中心線對稱設有用于限制滑塊位置的兩個限位凸起。本實用新型的兩個限位凸起的位置設有與拉簧的預緊力的大小有關,即拉簧的預緊力大,兩個限位凸起之間的距離大;拉簧的預緊力小,兩個限位凸起之間的距離小。
本實用新型折彎角度測量裝置中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中的角度反饋元件支架的懸臂相對設置。本實用新型折彎角度測量裝置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中擺輪相對設置形成一個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與下模工作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為了提高角度反饋元件支架的整體性,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本體、懸臂和支架凸臺一體成型。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裝置采用連桿機構進行精確傳動,并可實現(xiàn)重力自回復。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裝置采用同時測量折彎件兩側的折彎角度計算整個工件的折彎角度。該裝置簡單,傳動精確,較易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實現(xiàn)精確傳動,測量的角度更加精確。
附圖說明
圖1是折彎角度測量裝置初始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折彎角度測量裝置工作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實際應用示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角度反饋元件支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擺輪的第一立體示意圖。
圖6是擺輪的第二立體示意圖。
其中,1.上模,2.工件,3.下模,4.滑塊,5.導桿,5-1、限位凸起,6.角度反饋元件支架,6-1、支架凸臺,7.隨動板,8.連桿,9.擺輪,10.角度反饋元件,11.拉簧,12.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更加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1-圖6和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爾法電液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爾法電液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3073.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汽車換擋桿的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電子秤的鬧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