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干燥型空氣過濾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22493.9 | 申請日: | 2013-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479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國華;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菲優特過濾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4 | 分類號: | B01D53/04;B01D46/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燥 空氣 過濾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齒輪箱潤滑系統和密閉介質容器(比如油罐,飼料儲存罐,化學藥劑儲存罐)換氣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多層過濾效果的干燥型空氣濾器。
背景技術
用油的機械或者電氣裝置,尤其是減速機、儲油罐以及變壓器,其在運轉過程中會使內部產生熱量導致膨脹,內外壓力差導致需要排放氣體到外界環境,當設備停止運轉或者溫度降低,內部氣壓減弱,內外壓力差同樣導致外界空氣進去到內部中,此過程形成換氣動作。目前傳統的供油裝置其換氣大多采用直通管與大氣連通的方式實現,此種做法容易導致大氣中的水分、灰塵直接經過直通管進入到供油裝置內的潤滑油或者油罐介質中,使潤滑油或者介質的雜質含量增加,品質下降,縮短潤滑油的使用壽命以及增加損壞用油設備零部件的幾率。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供油換氣裝置的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合理、成本低廉、過濾效果佳干燥型空氣濾器。
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干燥型空氣濾器包括外殼、中通接頭與端蓋,所述中通接頭與外殼一體構造,且內置于外殼的中部并貫穿于外殼的上頂面及下端面之間,所述外殼內部環布于中通接頭的周沿設有由帶顏色指示功能的干燥劑組成的干燥劑吸附層,所述干燥劑吸附層的上端面與下底面分別設置有同樣環布于中通接頭周沿的第一過濾圈及第二過濾圈,所述第一過濾圈及第二過濾圈的上端面與下底面分別設置有同樣環布于中通接頭周沿的第一空氣分散棉及第二空氣分散棉;所述中通接頭的下端為具有排氣口的連接接頭,該連接接頭與供油裝置的接口相連接,中通接頭的頂部具有與所述排氣口連通的出氣口,對應地外殼的上端面與下底面分布有若干和大氣相通的通氣孔,所述中通接頭的排氣口、出氣口與外殼的通氣孔、干燥劑吸附層、第一過濾圈、第二過濾圈、第一空氣分散棉、第二空氣分散棉相連通,外殼的上部罩有端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措施是,所述的第一過濾圈及第二過濾圈分別由支架及置于支架上的過濾棉組成。
所述的外殼及中通接頭為圓形或方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裝置通過設置多層過濾結構,使用油機械裝置在換氣過程中最大效率地過濾空氣及灰塵,最大限度地減少二次污染,提升潤滑油及機器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原來氣體交換沒有過濾,使用本產品后,可以將氣體交換過程中的水分和灰塵隔絕在機器潤滑系統或密閉空間外.可以有效保護密閉容器內的潤滑系統或者介質,延長潤滑系統的更換周期,保護設備內的介質收到污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第一過濾圈的示意圖。
圖3是第一空氣分散棉的示意圖。
圖中1、中通接頭;2、外殼;3、端蓋;4、干燥劑吸附層;5、第一過濾圈;6、第二過濾圈;7、第一空氣分散棉;8、第二空氣分散棉;9、排氣口;10、螺紋接頭;11、出氣口;12、通氣孔;13、十字支架;14、過濾棉。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3的圖示說明,本通用型吸濕除塵空氣濾清器包括上中下三部分,具有圓形中通接頭1、和中通接頭1的圓形形狀相配合的圓形外殼2以及端蓋3,中通接頭1與外殼2一體構造,中通接頭1內置于外殼2的中部并貫穿于外殼的上頂面及下端面之間,干燥劑吸附層4填充于中通接頭的周沿并處于外殼內部,干燥劑吸附層4由干燥劑組成本產品使用無污染無毒害的可變色環保硅膠干燥劑,并通過顏色指示干燥劑的吸附狀態是否已經飽和,是否需要更換干燥劑。干燥劑吸附層4的上端面設有第一過濾圈5(參見圖1),下底面設有第二過濾圈6,該第一過濾圈5及第二過濾圈6同樣地設置在中通接頭1的四周沿并置于外殼2內部。第一過濾圈5的上端面設置有第一空氣分散棉7,第二過濾圈6的下底面設置有第二空氣分散棉8;外殼2的上部罩有端蓋3。中通接頭1的下端設計為螺紋接頭,并且具有一用以導通空氣的排氣口9,該螺紋接頭10與供油裝置的接口相連接,頂部具有與排氣口9相連通的出氣口11,外殼2的上端面與下底面分布有若干和大氣相通的通氣孔12,中通接頭1的排氣口9、出氣口11與外殼2的通氣孔12、干燥劑吸附層4、第一過濾圈5、第二過濾圈6、第一空氣分散棉7、第二空氣分散棉8分別相導通。
實施例中,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設計為:第一過濾圈5及第二過濾圈6的結構一樣,分別是由十字支架13及置于十字支架上的過濾棉14組成,用以吸附灰塵(參見圖2)。第一空氣分散棉7和第二空氣分散棉8的結構一樣,用以使集中的空氣均勻分散以及吸附油污(參見圖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菲優特過濾器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菲優特過濾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2249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濕法二氧化硫吸收塔塔底攪拌裝置
- 下一篇:一種吸附系統底蓋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