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17034.1 | 申請日: | 2013-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18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計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盛豐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連續 端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連接器中的端子。
背景技術
連接器用于連接回路中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導體,大到飛機、輪船,小到電腦、手機,都要用到連接器,所有的電子產品幾乎都要用到連接器。連接器一般都是成對設置的,即包括公座和母座,一般稱公座為plug或male、header,稱母座為Receptacle(REC)、Socket、jack或female。一段線路設置公座,與之相接的另一段線路設置母座,將公座插入到母座之中,實現兩段線路的連接。
由于連接器的功能主要就是靠端子件電訊從一個電路系統傳到另一個電路系統,因此,公座母座連接器配接之后,需確保公端子和母端子有對號入座并產生良好的電氣導通。除了靠公座、母座等零件使公端子和母端子落在正確的互配位置,尚須確保公端子、母端子之間的接觸正向力足夠大,足以讓電訊順利通過接觸面。
目前,市場上的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如圖2所示,通常包括端子本體1,端子本體1包括連接部11、第一端子部12和第二端子部13,其中連接部11呈一條狀結構設置,第一端子部12和第二端子部13并列設于連接部11的同一側,且第一端子部12和第二端子部13之間設有間隙14,且第一端子部12和第二端子部13相對連接部11的另一側均設有端子鏤空部位121、131,連接部11也設有鏤空部位111。
這種結構的連接端子導致接觸正向力不足、單靠零星的細微點接觸,其阻抗值大到幾個歐姆,造成太大的電位降,使電訊接受端無法處理,并且這種結構的連接端子通常是在一個平面片狀的本體上先加工出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間的間隙形狀,再加工端子部的鏤空部位以及連接部的鏤空部位,材料浪費嚴重、利用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該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具有足以讓電訊順利通過、確保公端子、母端子之間的接觸正向力足夠大的接觸面,節約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包括端子本體,所述端子本體整體呈平面狀結構設置,所述端子本體的中間部位設有中間鏤空部,端子本體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鏤空部位和第二側邊鏤空部位。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傳統的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由兩個端子部和一個連接部所構成)更改呈整體平面狀結構設置(整個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一體設置毫無間隙,只是設置鏤空結構),確保了公端子、母端子之間具有接觸正向力足夠大的接觸面,足以讓電訊順利通過,節約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中間鏤空部位呈“I”性結構設置,且若干中間鏤空部位沿一條直線均勻分布。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傳統的間隙結構改成鏤空結構,增加了公端子、母端子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美觀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側邊鏤空部位呈圓形結構設置,且若干第一側邊鏤空部沿一條直線均勻分布。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傳統的間隙結構改成鏤空結構,增加了公端子、母端子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美觀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側邊鏤空部位由若干組沿一條直線均勻分布的鏤空組構成,每組鏤空組均包括依次“11”部和“N”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傳統的間隙結構改成鏤空結構,增加了公端子、母端子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美觀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包括端子本體1,所述端子本體1整體呈平面狀結構設置,所述端子本體1的中間部位設有中間鏤空部,端子本體1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鏤空部位12和第二側邊鏤空部位13。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傳統的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由兩個端子部和一個連接部所構成)更改呈整體平面狀結構設置(整個連接器的連續式端子一體設置毫無間隙,只是設置鏤空結構),確保了公端子、母端子之間具有接觸正向力足夠大的接觸面,足以讓電訊順利通過,節約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所述中間鏤空部位11呈“I”性結構設置,且若干中間鏤空部位11沿一條直線均勻分布。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傳統的間隙結構改成鏤空結構,增加了公端子、母端子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美觀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盛豐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盛豐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170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控制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無針注射器的組合手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