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齒輪分流馬達的浮動側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16591.1 | 申請日: | 2013-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40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光倫;余向陽;楊惠;陳春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瀘州市長江液壓件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15/00 | 分類號: | F04C1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涂鳳霞 |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分流 馬達 浮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分流馬達內的零件,特別涉及齒輪分流馬達的浮動側板。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在現有技術中齒輪分流馬達、齒輪泵、齒輪馬達中按結構形式可以分分體式浮動軸套、撓性側板和浮動側板等類型,特別是CFA1齒輪分流馬達的生產,現有的生產,CFA1齒輪分流馬達始終還不能達到使用者所期望的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工藝性好、使用時工作可靠、耐沖擊、維修方便和降低成本的功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齒輪分流馬達的浮動側板,有效地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齒輪分流馬達的浮動側板,包括板體以及設置在板體內的軸承,所述板體呈“8”字形結構,在板體兩側位置分別設有一卸荷槽,卸荷槽橫向設置,板體上還設有一潤滑槽,所述潤滑槽穿過卸荷槽設置,所述板體背面處設有一道結構呈“W”型的密封層,“W”型的密封層后設置有擋圈,所述軸承為DU軸承結構。作為優選,所述卸荷槽分別設置在板體兩側邊沿位置。
作為優選,所述潤滑槽分別與卸荷槽呈垂直結構,潤滑槽兩端分別連接板體兩“8”字形孔。
作為優選,所述板體由鋁合金材質構造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結構的改進,采用鋁合金材質“8”字浮動側板,具有體積輕、使得齒輪兩側面有一定補償,“8”字形保證主動動輪與從動輪的齒間距不變,從而提高了容積效率,設置兩個卸荷槽和潤滑槽,防止有困油和抽成真空現象。軸承采用DU軸承,對齒輪軸有支承和自潤滑作用,同時也減輕了重量,縮小了體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為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1-2,齒輪分流馬達的浮動側板,包括板體以及設置在板體內的軸承,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板體由鋁合金材質構造而成,所述板體呈“8”字形結構,在板體兩側位置分別設有一卸荷槽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卸荷槽2分別設置在板體兩側邊沿位置,卸荷槽2橫向設置,板體上還設有一潤滑槽1,所述潤滑槽1穿過卸荷槽2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潤滑槽1分別與卸荷槽2呈垂直結構,潤滑槽1兩端分別連接板體兩“8”字形孔,所述板體背面處設有一道結構為“W”型的密封層4,“W”型的密封層后設置有擋圈5,所述軸承為DU軸承3。
本實用新型CFA1齒輪分流馬達“8”字浮動側板材質可為ZL106;密封層4可采用橡膠I-4,擋圈5可為PTFE?,軸承為DU軸承3。軸向補償的基本原理是把與齒輪端面相接觸的密封和減摩部件制成可沿軸向運動的,并將壓油腔內的高壓油經專門的通道引入這個可動的部件背面一定形狀的油腔中,使該部件始終受到一個與工作壓力成比例的壓緊力壓向對應的齒輪端面,從而保證了兩者之間的間隙與工作壓力相適應并長期穩定,這個可動部件可以是整體滑動的,如浮動軸套、能產生一定撓度的彈性側板或浮動側板。為了使CFA1齒輪分流馬達在高壓下仍然能達到較高的容積效率、機械效率和使用壽命,需要對其工作部件的間隙和受力采取補償措施,多數高壓外嚙合齒輪泵、齒輪馬達或齒輪分流馬達均采用了軸向壓力補償。則采用整體ZL106“8”字形側板加上橡膠I-4的“W”形密封層4和擋圈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瀘州市長江液壓件裝備有限公司,未經瀘州市長江液壓件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165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蝶閥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轉軸控制折疊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