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接點壓力表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10489.0 | 申請日: | 2013-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24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設;申濤;劉雅文;曹蔚;韓興本;王剛;任建勃;張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B49/06 | 分類號: | F04B49/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黃秦芳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點 壓力表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儀表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電接點壓力表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電接點壓力表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機械等工業部門或機電設備配套中測量無爆炸危險的各種流體介質壓力。通常,電接點壓力表經與相應的電氣器件(如繼電器及變頻器等)配套使用,即可對被控壓力系統實現自動控制和發信的目的。目前常用的電接點壓力表使用接觸器和繼電器控制,當外界壓力降低時電接點壓力表中間觸點與低限觸點接通,經常閉觸點到達主接觸器,主接觸器的線圈得電吸合,然后常開觸點接通,使主接觸器形成自保持電路(這時因壓力上升電接點壓力表中間觸點與低限觸點已離開),主觸點接通電源供給泵工作;在壓力上升到設定壓力時,電接點壓力表中間觸點與高限觸點接通,經輔助觸點到達繼電器線圈,繼電器吸合,常閉觸點斷開主接觸器線圈釋放,主觸點斷開停止給泵工作電源。
此種方法的缺點在于使用繼電器控制會對整套控制電路進行電磁干擾,影響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測量準確性,同時耗能和噪聲較大,安全性能也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克服現有控制電路由于繼電器控制而對整個電路造成電磁干擾的電接點壓力表控制電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接點壓力表控制電路,包括電接點壓力表和固態繼電器,所述電接點壓力表包括高壓端、低壓端和壓力開關,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光電隔離器LQ1、光電隔離器LQ2、二極管D1、二極管D2、電容C1、三極管Q1、三極管Q2和三極管Q3,所述高壓端與光電隔離器LQ1的輸入端負極連接,光電隔離器LQ1的輸入端正極與電阻R9連接,光電隔離器LQ1輸出端的集電極通過節點2分別與電阻R1和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所述低壓端與光電隔離器LQ2輸入端負極連接,光電隔離器LQ2的輸入端正極連接電阻R8,光電隔離器LQ2輸出端的集電極通過節點1分別與電阻R2和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所述電阻R8和電阻R9并聯,光電隔離器LQ1和光電隔離器LQ2輸出端的發射極均與壓力開關連接;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分別通過電阻R1和電阻R3接入節點2和VCC,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7和二極管D2接GND;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2和電阻R4分別接入節點2和VCC,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6和二極管D1接GND,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5接入三極管Q3的基極,三極管Q3的集電極接入固態繼電器,其發射極接地;在VCC與GND之間串聯電容C1。
該電路的直流電VCC為10V—36V。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電路不使用繼電器,該電路只需要10V—36V直流電即可提供工作電壓,通常的安全電壓范圍低于36V,因此可以設定安全電壓范圍,使用時安全可靠;
2.??該控制電路不使用繼電器,因此耗能少,基本沒有干擾,無噪音,且可廣泛應用于氣體、液體的壓力系統控制。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高壓端,2.低壓端,3.壓力開關?,4.固態繼電器,5.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電接點壓力表控制電路,包括電接點壓力表和固態繼電器4,電接點壓力表包括高壓端1、低壓端2和壓力開關3,固態繼電器4與VCC連接,控制電路包括光電隔離器LQ1、光電隔離器LQ2、二極管D1、二極管D2、電容C1、三極管Q1、三極管Q2和三極管Q3,高壓端1與光電隔離器LQ1的輸入端負極連接,光電隔離器LQ1的輸入端正極與電阻R9連接,光電隔離器LQ1輸出端通過節點2連接電阻R1,光電隔離器LQ1輸出端與電接點壓力表連接;低壓端2與光電隔離器LQ2輸入端負極連接,光電隔離器LQ2的輸入端正極連接電阻R8,所述電阻R9和所述電阻R8并聯,光電隔離器LQ2輸出端通過節點1與電阻R2連接,光電隔離器LQ2輸出端與電接點壓力表連接;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1和電阻R3分別接入節點2和VCC,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7和二極管D2接地,三極管Q2的基極與節點1連接;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2和電阻R4分別接入節點2和VCC,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6和二極管D1接地,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5接入三極管Q3的基極,三極管Q3的集電極接入固態繼電器4,三極管Q3的發射極接地;?VCC與GND之間支路串聯電容C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業大學,未經西安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104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電位器位移傳感器的信號放大調節裝置
- 下一篇:立體卷鐵芯智能變壓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