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抱箍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10143.0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44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徐于海;王建明;馮成;潘全勝;高雪靜;王哲;尹紅梅;李昕;郭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00 | 分類號: | F16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抱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緊固件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抱箍。
背景技術
電纜安裝于室外電線桿上,電纜線路出站部分是整個電力輸送網架的薄弱環節,由于該類電纜均處于電力輸送的關鍵部位,一旦出現故障則用電電力無法輸出,將直接導致大范圍停電,造成較大社會影響。
現有技術中,通過兩根角鐵相互扣合成方形斷面的電纜保護角鐵保護前述電纜,電纜保護角鐵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此段電纜被機動車或其他外部力量撞擊,導致外力破壞。由于電纜保護角鐵是由鐵質金屬材料制成,而近年來隨著鐵質金屬材料市場價格的不斷上升,電纜保護角鐵也成為了盜竊分子偷竊的目標,因為電纜保護角鐵被盜造成電線桿上電纜遭破壞的現象時有發生。
現有技術中還沒有有效的防盜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抱箍,可防止電纜保護角鐵被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抱箍,用于連接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抱箍包括:第一夾持部,包括第一彎曲部和第二彎曲部;第二夾持部,包括第三彎曲部和第四彎曲部,第二夾持部與第一夾持部可拆卸地連接,其中,第一彎曲部和第三彎曲部相對設置以圍成用于容納第一桿體的第一夾持腔,第二彎曲部和第四彎曲部相對設置以圍成用于容納第二桿體的第二夾持腔。
進一步地,第一彎曲部和第三彎曲部對稱設置以圍成第一夾持腔,第一夾持腔的橫截面為矩形。
進一步地,第二彎曲部和第四彎曲部對稱設置以圍成第二夾持腔,第二夾持腔的橫截面為圓形。
進一步地,第一夾持腔的橫截面為矩形,第二夾持腔的橫截面為圓形。
進一步地,抱箍還包括固定裝置,第一夾持部通過固定裝置與第二夾持部連接。
進一步地,固定裝置包括防盜螺栓和與防盜螺栓配合的螺母。
進一步地,防盜螺栓為五角頭螺栓和/或螺母為五角螺母。
進一步地,固定裝置還包括套筒,套筒包括設置于防盜螺栓的螺栓頭和/或螺母外周的筒部。
進一步地,筒部固定于第一夾持部和/或第二夾持部上;或者套筒還包括同軸固定設置于筒部的一端的環板,環板套設于防盜螺栓的螺桿上并位于防盜螺栓的螺栓頭與螺母之間。
進一步地,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均由厚度為4mm的不銹鋼板制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抱箍,由于具有由第一彎曲部和第三彎曲部圍成用以夾持第一桿體的第一夾持腔以及由第二彎曲部和第四彎曲部圍成用以夾持第二桿體的第二夾持腔,通過抱箍可以將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連接,當上述抱箍應用于電纜線路時,第一夾持腔用于容納電纜保護角鐵,第二夾持腔用于容納電線桿,通過該抱箍可以將電纜保護角鐵固定到電線桿上,從而達到防止電纜保護角鐵被盜的目的。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抱箍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抱箍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抱箍用于連接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抱箍包括第一夾持部1和第二夾持部2。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夾持部1包括第一彎曲部11和第二彎曲部12。第二夾持部2包括第三彎曲部21和第四彎曲部22,第二夾持部2與第一夾持部1可拆卸地連接。其中,第一彎曲部11和第三彎曲部21相對設置以圍成用于容納第一桿體的第一夾持腔,第二彎曲部12和第四彎曲部22相對設置以圍成用于容納第二桿體的第二夾持腔。
在上述設置中,當抱箍應用于電纜線路時,通過抱箍將電纜保護角鐵與電線桿固定,可達到防止電纜保護角鐵被盜的目的。
本實施例中,優選地,第一彎曲部11和第三彎曲部21的橫截面均為矩形。由上述第一彎曲部11和第三彎曲部21圍成的第一夾持腔的橫截面為矩形。通過該設置,可以增大第一夾持腔與電纜保護角鐵的接觸面,加大抱箍的拆卸難度。
本實施例中,優選地,第二彎曲部12和第四彎曲部22的橫截面均為半圓形。由上述第二彎曲部12和第四彎曲部22圍成的第二夾持腔的橫截面為圓形。通過上述設置,可以使第二夾持腔與電線桿的配合更好,加大抱箍的拆卸難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101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