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回路電梯曳引鋼絲繩高速探傷儀處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8813.5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02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許建芹;黃凱;董信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上海且華虛擬儀器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82 | 分類號: | G01N27/8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 地址: | 21003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路 電梯 鋼絲繩 高速 探傷 處理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絲繩高速探傷無損檢測技術,特別是一種多回路電梯曳引鋼絲繩高速探傷儀采樣信號的處理器,適用于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電梯安裝維保行業。
背景技術
鋼絲繩探傷儀采用的傳感器都是基于公認的電磁原理設計的,目前國內外的產品絕大部分還是應用傳統方法對傳感器采集的模擬量進行直接處理的儀器,即非數字化也就是非計算機化的儀器,如圖1所示,其缺陷是檢測速度慢,常常發生漏檢和誤判。
在鋼絲繩探傷過程中,由于鋼絲繩無限不確定長,機構復雜,品種規格各異,因此唯有應用個人計算機直接采樣和處理,即基于虛擬儀器技術的計算機化的儀器取代傳統儀器才能不漏檢、不誤判。現有技術中利用個人計算機的鋼絲繩探傷儀,其數字信號通過平行口輸出單回路,檢測速度可達到10m/s,如圖2所示。
但是,隨著個人計算機的高速發展,前期的帶平行接口的筆記本電腦已經全部淘汰退出市場,并且并行口傳輸距離收到限制,僅能幾米距離,當受測鋼絲繩高速通過傳感器時,傳感器采集的AD模數轉換后的密集數字信號難以通過串行口或USB接口,由個人計算機進行全部的實時處理,故只有降低檢測速度,使其小于2m/s。
由于現有技術中單回路傳感器只能一根一根地采集鋼絲繩缺陷信號進行低速檢測,因此無法滿足多根密列排列的電梯曳引鋼絲繩的高速探傷檢測。
但是如果將單回路傳感器拼裝組合,同時采集全部多根密列鋼絲繩的缺陷一次輸出處理,則檢測速度更慢,尤其是無法區分缺陷發生在哪一根鋼絲繩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多回路電梯曳引鋼絲繩高速探傷儀處理器,使其能夠實時對多根密集排列的鋼絲繩進行檢測,然后在個人計算機上分別顯示各根鋼絲繩的內部斷絲、磨損、銹蝕、跳絲、松股、變形、材質變化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解決了其技術問題:一種多回路電梯曳引鋼絲繩高速探傷儀處理器,包括多回路傳感器電路、模數轉換電路、預處理電路、傳輸處理電路、傳輸核心電路、存儲電路、聲光報警電路以及個人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回路傳感器電路通過模擬信號輸出端與模數轉換電路相連接;所述模數轉換電路通過數字信號輸出輸入端、時鐘端以及片選端與預處理電路相連接;第一存儲電路通過數據輸出輸入端、時鐘端以及片選端與預處理電路相連接;所述預處理電路通過數據輸出輸入端與傳輸處理電路相連接;第二存儲電路通過數據輸出輸入端、時鐘端以及片選端與傳輸處理電路相連接;所述傳輸處理電路通過讀寫端、時鐘端、地址端以及數據端與傳輸核心電路相連接;所述傳輸核心電路通過以太網端口與個人計算機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更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現有技術限于PC筆記本電腦接口和windows平臺制約,一臺電腦無法實時處理多根鋼絲繩高速運行通過傳感器采集的超大量信號。而本實用新型基于當下迅速發展的ARM技術和FPGA功能,巧妙地將原來應該由一臺個人計算機信號處理的工作抽出來,由同樣具有個人計算機信號處理功能的ARM和FPGA處理模塊完成。其中FPGA模塊執行類似于小腦的專項信號處理功能和ARM核心電路執行類似于大腦的綜合信號處理功能。相當三臺PC電腦處理功能的組合足以保證實現多根鋼絲繩高速檢測時信號處理的上述六項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
1、可實時對多根密集排列的鋼絲繩進行檢測;
2、以太網信號接口連接各類個人計算機;
3、高速的在線檢測,速度可以達到:0.0~10m/s;
4、能夠分別顯示各根鋼絲繩的內部斷絲、磨損、銹蝕、跳絲、松股、變形、材質變化等缺陷;
5、超標缺陷實時聲光報警;
6、不漏檢、不誤判,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國內外常用的鋼絲繩探傷儀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利用PC電腦的鋼絲繩探傷儀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總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電原理圖。
圖中各序號分別表示為:
1-多回路傳感器電路;2-模數轉換電路;3-預處理電路;4-第一存儲電路;5-傳輸處理電路;6-第二存儲電路;7-傳輸核心電路;8-以太網端口;9-聲光報警電路;10-個人計算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以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上海且華虛擬儀器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上海且華虛擬儀器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88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