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增強外套式加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7777.0 | 申請日: | 2013-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40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董有;萬兆;鞠樹森;謝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筑福國際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強 外套 式加層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增強外套式加層結構,屬于抗震加固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抗震規范標準的提高,一部分老舊既有建筑的抗震指標及性能已經不滿足要求;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大城市用地十分緊張。尤其像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其中心城區的土地供應壓力十分突出。為緩解這一矛盾,政府進行舊城區或老舊小區等既有建筑的改造,可在適合的既有建筑基礎上進行加層和加固改造。實際工程中需要面對多方面問題,現有技術中并未提出一些合理的改造措施,如何提供一種抗震性能好,受力合理的加層和加固改造結構則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增強外套式加層結構,其能更好地解決既有老舊建筑增層加固的工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經濟合理、實際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增強外套式加層結構,包括原結構縱墻、原結構橫墻以及原結構樓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新增外套加層框架、長條鋼板、墻外鋼墊板、固定鋼墊板、封板、肋板以及錨固鋼墊板;所述新增外套加層框架包括外套框架內柱、外套框架外柱以及二者之間設置的外套框架梁;所述原結構縱墻與外套框架內柱之間對應于原結構樓板上、下位置分別設置有墻外鋼墊板,而在原結構縱墻內側對應位置分別設置有固定鋼墊板;在原結構樓板下側的原結構橫墻上設置有鋼拉桿,所述鋼拉桿兩端穿過原結構縱墻并通過下部設置的墻外鋼墊板以及固定鋼墊板預應力錨固,而上部設置的墻外鋼墊板以及固定鋼墊板之間則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固定;所述外套框架外柱內側上、下位置分別設置有一封板,所述外套框架外柱外側設置有一錨固鋼墊板,錨固鋼墊板與上、下封板之間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固定;所述外套框架梁上、下表面均設置有長條鋼板,所述長條鋼板兩端分別對應焊接在墻外鋼墊板以及封板上,長條鋼板兩端均焊接有肋板。
所述新增外套加層框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
所述長條鋼板的寬度為100mm,厚度為20mm。
所述原結構縱墻以及外套框架外柱的鉆孔內均灌注有A級結構膠。
所述A級結構膠為A類改性環氧樹脂膠。
所述高強螺栓為M18高強錨栓。
所述鋼拉桿直徑為14mm。
所述長條鋼板、墻外鋼墊板、固定鋼墊板、封板、肋板、錨固鋼墊板及鋼拉桿的材質均為Q235B。
上述的增強外套式加層結構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原結構底部改造原有基礎,并新建獨立基礎,滿足新增外套加層框架的基礎承載要求;
步驟二:在新建基礎上綁扎新增外套加層框架的鋼筋籠,預留新增外套加層框架與原結構連接處的后續作業空間;
步驟三:在原結構縱墻與原結構樓板結合處下部位置鉆孔,在原結構縱墻與外套框架內柱之間安裝墻外鋼墊板,將鋼拉桿通過所述鉆孔后一端固定在墻外鋼墊板上;張拉鋼拉桿使其保持平直,在所述鉆孔內注入A類改性環氧樹脂膠進行加強,同時,在原結構縱墻內側的樓板下部位置安裝固定鋼墊板,并用螺母擰緊固定;
步驟四:在原結構縱墻的內外兩側與原結構樓板結合處的上部位置分別設置固定鋼墊板以及墻外鋼墊板,并用M18高強螺栓連接;
步驟五:下料長條鋼板,將長條鋼板一端焊接在已固定好的墻外鋼墊板上,用肋板加強;另一端對應焊接封板,并同樣用肋板加強;所述長條鋼板、墻外鋼墊板、封板均與新增外套加層框架的鋼筋籠固定連接;
步驟六:現澆新增外套加層框架混凝土,并養護;
步驟七:在外套框架外柱外側安裝錨固鋼墊板,并鉆孔用M18高強螺桿連接長條鋼板端頭的封板,用扭力扳手擰緊固定;
步驟八:在各構件縫隙處及步驟七的鉆孔內注入A類改性環氧樹脂膠進行粘結;
步驟九:整體安裝完畢后,對各裸露鋼構件進行防銹、防火處理。
其中,所述步驟三中的鉆孔直徑為25mm,且鋼拉桿端部預留不小于300mm以做錨固措施,同時,鋼拉桿需事先在設計位置刻絲并套上螺母,用扭力扳手加壓擰緊以保證緊固強度;所述步驟五中長條鋼板的寬度為100mm,長度比原結構縱墻與外套框架外柱的凈距少5-10mm,以方便現場安裝和張拉。
其中,各鋼構件上預留孔位置應以實際測量為準,孔徑一般比螺栓或錨桿直徑大2~3mm,宜采用長圓孔。
各鋼構件尺寸以現場為準且厚度不小于20mm,構件上鉆孔距離邊緣不小于1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筑福國際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筑福國際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77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控機床的抽屜式油箱
- 下一篇:一種鋁合金模板底部防漏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