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融集成電路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5249.1 | 申請日: | 2013-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22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萬四爽;尹亞偉;劉國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朱海煜 |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融 集成 路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融集成電路(IC)卡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能夠切換默認賬戶的多賬戶金融IC卡。
背景技術
金融IC卡相比傳統磁條卡,除了具有安全優勢外,還存在一個巨大的優勢,即能夠同時支持多個應用,也即一張金融IC卡里面不但能夠存放傳統銀行卡應用,還能夠存放社保、公交等應用。目前,金融IC卡大都是單獨的一個銀行卡應用或者銀行卡與社保卡等跨行業的應用的融合,金融IC卡通常不支持將同一用戶的多個銀行賬戶融合承載于同一金融IC卡中,銀行為同一用戶發行新的銀行賬戶時,不能使用用戶已經持有的金融IC卡,這也提高了銀行的金融IC卡的發行成本。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620162530.7的專利中,?提出一種復合銀行卡,通過增加IC模塊來增加銀行IC卡所承載的銀行賬戶。但是,其明顯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增加IC模塊帶來成本增加并且給卡片封裝帶來困難;另一方面,并沒有解決如何選擇使用復合銀行卡中的哪個銀行賬戶的問題,使用不方便。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420014345.4的專利中,其揭示了一種自帶鍵盤的銀行卡,其通過增加數字鍵盤來動態設置銀行卡的取款密碼,以防止銀行卡被復制或者丟失等風險。雖然該專利揭示了在銀行卡上設置鍵盤按鈕,但是其與支持多個應用的金融IC卡并不相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支持多個應用的金融IC卡在使用時選擇某一相應賬戶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融IC卡,其包括控制模塊以及與所述控制模塊耦接的IC模塊、賬戶選擇按鈕和顯示模塊;
其中,所述IC模塊存儲至少兩個或兩個以上應用,每個應用對應支持一個金融賬戶;
所述控制模塊接收所述賬戶選擇按鈕的指令并根據該指令控制所述IC模塊切換金融賬戶,以選擇確定當前使用的一金融賬戶,所述顯示模塊顯示所述當前使用的金融賬戶。
按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金融IC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融IC卡還設置有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為所述控制模塊和顯示模塊供電。
具體地,IC模塊可以包括存儲子模塊,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應用存儲于所述子模塊。
具體地,所述金融IC卡包括基片,所述控制模塊、IC模塊、賬戶選擇按鈕被嵌置于所述基片上。
優選地,賬戶選擇按鈕包括一個向前選擇按鈕和一個向后選擇按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該金融IC卡能夠保存多個對應金融賬戶的應用,一張金融IC卡中可以保存多個金融賬戶,這樣不但金融機構發行新的金融賬戶時可以使用原有的金融IC卡,降低金融機構(例如銀行)發行金融IC卡的成本,而且,用戶在使用時只需要攜帶一張單獨的金融IC卡,用戶使用方便。同時,用戶切換選擇賬戶方便、簡單、直觀,能夠靈活切換當前默認使用的賬戶。
附圖說明
從結合附圖的以下詳細說明中,將會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優點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標號表示。
圖1是按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金融IC卡的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金融IC卡的IC模塊的內部模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介紹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個可能實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確認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或決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護的范圍。容易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不變更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下,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換的其他實現方式。因此,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以及附圖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示例性說明,而不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視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圖1所示為按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金融IC卡的模塊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金融IC卡10同樣包括基片110,其例如可以為四方形的塑料基片,其尺寸具體可以按照相應的標準來制作。金融IC卡10中設置有控制模塊120,金融IC卡10還設置向前按鈕141、向后按鈕142、顯示裝置150和IC模塊130。向前按鈕141、向后按鈕142和顯示裝置150均與控制模塊120耦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52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