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煙氣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3839.0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89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晶晶;龍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22 | 分類號: | B01D5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黃燦;呂品 |
| 地址: | 10012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氣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煙氣水回收與再生利用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膜法進行煙氣水回收的煙氣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火力發電作為最主要的發電形式,在未來的二十年仍將占據中國電力供應的60%~70%。同時,能源“十二五”規劃指出要重點在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新疆等煤資源富集地區,建設大型坑口煤電基地。但是另一方面,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普遍匱乏,山西、內蒙古和山西的水資源總量分別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0.4%、1.6%和1.7%,新疆的水資源總量也僅占全國的3.1%。此外,北方大部分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相當高,開發利用潛力非常有限。北方地區水資源缺乏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開發節水技術、做好節水措施、降低單位發電量的耗水量是大規模建設坑口電站和保障火電廠高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火電廠的主要耗水項目包括開放式循環冷卻水、閉式輔機循環冷卻水、工藝用水和生活用水等方面。針對北方缺水地區,可采用空冷技術以大幅度降低火力發電機組的消耗水量,此外通過循環冷卻水、工藝用水、生活污水的循環再利用也可以大大降低了燃煤機組的耗水量。在采取了以上節水技術或措施的基礎上,火電機組的水量流失主要體現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中,煙氣攜帶走大量的水蒸汽,這部分水蒸汽量占濕法脫硫系統用水的80%以上。但是由于現有煙氣處理工藝無法對煙氣中的水蒸汽進行回收,導致濕法煙氣脫硫后煙氣中水蒸汽含量很高,一方面水資源被大量浪費,另一方面造成排煙煙囪的內部腐蝕以及白霧狀煙氣的排放。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以降低排出煙氣中的水蒸汽含量、回收并再利用水蒸汽的煙氣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包括:
用于對煙氣進行濕法煙氣脫硫的濕法煙氣脫硫塔,所述濕法煙氣脫硫塔的進煙口通過第一管道與鍋爐的煙道連通;
用于對所述濕法煙氣脫硫塔排出的煙氣進行水回收處理的煙氣膜法水回收裝置,所述煙氣膜法水回收裝置的進氣口與所述濕法煙氣脫硫塔的出煙口通過管道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其中,所述煙氣膜法水回收裝置包括被滲透膜分隔的煙氣室以及貯水室,所述進氣口與所述煙氣室連通,所述煙氣室設置有用于排出煙氣的出氣口,所述貯水室內貯有水,以使所述煙氣室的煙氣中的水蒸氣通過所述滲透膜滲透入所述貯水室。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其中,所述貯水室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濕法煙氣脫硫塔的噴淋管連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設置有用于向第二管道中加入石灰石的物料混合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其中,所述出氣口通過第三管道與煙囪連通,所述第三管道與所述第一管道之間設置有熱交換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三管道連通所述熱交換裝置的進口以及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出口,所述第一管道連通所述熱交換裝置的加熱介質進口以及加熱介質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鍋爐的煙道與所述熱交換裝置之間設置有除塵器。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鍋爐的煙道與所述除塵器之間設置有空氣預熱器。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鍋爐的煙道與所述空氣預熱器之間設置有煙氣脫硫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利用煙氣膜法水回收裝置對濕法煙氣脫硫塔排出的煙氣進行水回收處理,即將濕法煙氣脫硫塔排出的煙氣中的水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降低排出煙氣中的水蒸汽含量、減少白煙,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火力發電廠耗水量,實現節水和環保雙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處理系統特別適用于火力發電廠的煙氣處理。為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煙氣處理系統,包括:
用于對煙氣進行濕法煙氣脫硫的濕法煙氣脫硫塔1,濕法煙氣脫硫塔1的進煙口11通過第一管道81與鍋爐2的煙道3連通;
用于對濕法煙氣脫硫塔1排出的煙氣進行水回收處理的煙氣膜法水回收裝置5,煙氣膜法水回收裝置5的進氣口51與濕法煙氣脫硫塔1的出煙口12通過管道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未經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38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