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寄生蜂繁育的自動收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2788.X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27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M1/02 | 分類號: | A01M1/02;A01M1/04;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寄生蜂 繁育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技術領域,特別是繁育害蟲天敵——寄生蜂的自動收蜂裝置。
背景技術
寄生蜂就是營寄生生活的蜂類。是一類十分重要的害蟲天敵。在害蟲生物防治中應用十分廣泛。但是,寄生蜂在自然界種群數量并不高,相對于害蟲的發生往往具有跟隨滯后現象。當害蟲發生到一定程度時,寄生蜂的數量才會增長,這時農作物已經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需要人工大量繁殖天敵進行釋放。人工大量繁殖天敵寄生蜂應考慮工效和技術水平,提高效率和質量,保證及時大量供應生產上釋放需要。因此,對寄生蜂的收蜂就十分重要,而目前采用吸蟲器收蜂,死蜂率高,費時費力,成本高,不適于大規模養殖寄生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寄生蜂繁育的自動收蜂裝置,它收蜂效率高,死亡率低,活性強,能有效的節省人力物力,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寄生蜂繁育的自動收蜂裝置,包括繁蜂網箱,在繁蜂網箱的頂部設有收蜂網兜,收蜂網兜為口袋形,其口部與繁蜂網箱的頂部開口連通,在收蜂網兜的上方設有引誘光源和引誘味源。引誘光源和引誘味源為一個可發出特殊頻率的燈,在燈罩底部吊掛有幾朵棉花,在不同棉花上涂有不同的物質,以散發不同的氣味。
繁蜂網箱頂端呈屋脊狀,頂端開口與收蜂網兜口相通。
收蜂網兜在上通過氣流管連接有抽氣裝置,在氣流管處于引蜂罩內的端頭上設有紗網罩。可以送風或抽風,以提高氣味的散發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利用寄生蜂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向上性、趨光性、趨味性的特性而設計的結構,在收蜂網兜中放置如蜂蜜、糖水等氣味源來吸引寄生蜂,并通過項部發光裝置發出相應波長的光來吸引的繁蜂網箱中的寄生蜂,使寄生蜂從繁蜂網箱中自行進入收蜂網兜中,這樣不僅收蜂效率高,而且能避免收蜂后的死亡率,整個收蜂過程不需要人為干預,能有效的節省人力物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收蜂網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寄生蜂繁育的自動收蜂裝置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繁蜂網箱1,繁蜂網箱1頂端呈屋脊狀,在繁蜂網箱1的頂部設有收蜂網兜2,收蜂網兜2為口袋形,其口部與繁蜂網箱1的頂部開口連通,在收蜂網兜2的上方設有引誘光源和引誘味源3;收蜂網兜2在上通過氣流管5連接有抽氣裝置4,在氣流管5處于引蜂罩2內的端頭上設有紗網罩6。
引誘光源和引誘味源3為一個能發出特殊頻率的燈,并在燈罩內設置若干棉花,在棉花上涂有能散發寄生蜂喜愛的氣味的物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278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式蚊香放置盒
- 下一篇:一種亮斑扁角水虻的有機廢棄物轉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