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拱壩泄洪表孔的流道出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2514.0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1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鐘;張公平;饒宏玲;唐忠敏;潘曉紅;胡云明;唐虎;張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8/06 | 分類號: | E02B8/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劉世平 |
| 地址: | 610072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拱壩 泄洪 道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流道出口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拱壩泄洪表孔的流道出口結構,屬于土建設計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表孔水舌和深孔水舌在空中無碰撞泄洪消能方式是一種能夠有效降低高拱壩壩身泄洪霧化強度的新型的泄洪消能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在孔口出口部位采用寬尾墩等收縮流道的結構,限制表出流水舌和深孔出流水舌橫向擴散,促進水舌縱向拉開,從而實現表孔水舌和深孔水舌在空中穿插,不發生空中碰撞,減少因水舌空中碰撞而導致的泄洪霧化增強的目的。
對于采用表孔水舌和深孔水舌空中無碰撞泄洪消能方式的高拱壩泄洪表孔結構而言,限制出流水舌的橫向擴散即避免表孔水舌與深孔水舌發生碰擦、促進水舌縱向拉開即避免各水舌入水過于集中而造成的下游水墊塘底板沖擊壓力過大等狀況,是對其結構體型設計的主要要求。高拱壩泄洪表孔一般為開敞式溢洪道結構,為滿足無碰撞泄洪消能方式對表孔結構體型的要求,現階段表孔大多采用的是出口不透空體型結構。該體型的結構特點是出口部位流道邊墻直線收縮,流道出口底板為直線型,流道邊墻與流道底板末端齊平。該體型雖通過收縮流道邊墻使表孔水舌在流道內橫向束窄,但在表孔水舌與底板脫離接觸后,水舌在橫向也不再受到約束,因而產生了較多不穩定水翅;另外,由于底板的約束作用,水舌沿縱向拉開也不充分,水舌入水較集中,水墊塘底板沖擊壓力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形成縱向得到充分拉伸,橫向流態穩定的水舌的高拱壩泄洪表孔的流道出口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拱壩泄洪表孔的流道出口結構,包括由拱壩構成底板、壩墩構成邊墻的泄洪流道,所述邊墻沿縱向向內直線收縮,所述底板的末端位于所述邊墻尾端的內側。
進一步的是,所述底板呈直線型結構的向下游側延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泄洪流道的邊墻向外延伸,形成邊墻尾端位于所述底板的末端外的結構后,使得所述表孔水舌在脫離流道底板約束后,仍能受到流道邊墻的約束,從而使水舌橫向約束得到加強,不穩定水翅得以減少,表孔水舌流態更加穩定;而由于底板約束的減弱,水舌沿縱向的拉伸也更為充分,水舌入水墊塘將更為分散,水墊塘底板沖擊壓力將顯著減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拱壩泄洪表孔的流道出口結構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中標記為:拱壩1、底板2、壩墩3、邊墻4、泄洪流道5、末端6、尾端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能形成縱向得到充分拉伸,橫向流態穩定的水舌的高拱壩泄洪表孔的流道出口結構。所述流道出口結構包括由拱壩1構成底板2、壩墩3構成邊墻4的泄洪流道5,所述邊墻4沿縱向向內直線收縮,所述底板2的末端6位于所述邊墻4尾端7的內側。這樣,通過將泄洪流道5的邊墻4向外延伸,形成邊墻4尾端7位于所述底板2的末端6外的結構后,使得所述表孔水舌在脫離流道底板2約束后,仍能受到流道邊墻4的約束,從而使水舌橫向約束得到加強,不穩定水翅得以減少,表孔水舌流態更加穩定;而由于底板2約束的減弱,水舌沿縱向的拉伸也更為充分,水舌入水墊塘將更為分散,水墊塘底板沖擊壓力將顯著減小。同時,為了得到更加穩定的水舌流態,所述底板2采用與現有技術相同的呈直線的向下游側延伸的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25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效隔音毯
- 下一篇:車用空調頂蒸開關控制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