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網絡隔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2401.0 | 申請日: | 2013-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32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珂;王海榮;楊鋒英;陳中良;劉會超;徐鴻章;陳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淮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展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8 | 代理人: | 楊樂兵;馮衛東 |
| 地址: | 463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絡 隔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網絡安全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網絡隔離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許多對網絡安全要求較高的機構在內部網絡與公用網絡如互聯網之間采用了物理隔離措施,主要辦法有:內外網獨立布線,內外網數據或應用服務器分設,內外網交換設備獨立布置,而大量的終端電腦采用物理隔離卡,將一臺終端電腦虛擬成兩臺電腦,方便連接內外兩個網絡。
對于個人電腦(或桌上型電腦)而言,個人電腦機完成雙網絡的物理切換而需使用雙網線網絡隔離卡。雙網線網絡隔離卡拖有兩根網線到墻上網絡接線盒內,不美觀且用戶容易接錯,他人很容易改接網絡連接線偷上另一個網絡而失去網絡隔離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且便于切換控制的網絡隔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網絡隔離裝置,包括:連接網絡A的第一網絡接口,連接網絡B的第二網絡接口,與用戶設備相連的第三網絡接口,在第一網絡接口與第三網絡接口之間以及第二網絡接口與第三網絡接口之間連接隔離開關電路,與隔離開關電路相連的驅動電路以及連接驅動電路的控制器。
其中,隔離開關電路為直流繼電器。
其中,第一網絡接口、第二網絡接口以及第三網絡接口均為RJ45接口,第一網絡接口的第1、2、3和6端口分別與直流繼電器的四組常閉觸點相連,第二網絡接口的第1、2、3和6端口分別與直流繼電器的四組常開觸點相連,第三網絡接口的第1、2、3和6端口分別與直流繼電器的四組觸點固定點相連,且直流繼電器的四組觸點固定點與驅動電路相連。
其中,驅動電路為N型晶體管,其基極連接控制器的控制端口、集電極連接直流繼電器的四組觸點固定點、發射極接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網絡隔離裝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且控制靈活,尤其適用于學校、企業進行內部局域網與外部網絡之間進行物理隔離,具有較佳的運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且便于切換控制的網絡隔離裝置,其包括:連接網絡A的第一網絡接口1、連接網絡B的第二網絡接口2、與用戶設備(比如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相連的第三網絡接口3、在第一網絡接口1與第三網絡接口3之間以及第二網絡接口2與第三網絡接口3之間連接隔離開關電路4、與隔離開關電路4相連的驅動電路5以及連接驅動電路5的控制器。
由控制器6控制驅動電路5驅動隔離開關電路4動作,選擇性的使第一網絡接口1或第二網絡接口2與第三網絡接口3相連,從而實現網絡A與網絡B之間的物理隔離。
結合圖2所示,以第一網絡接口1、第二網絡接口2以及第三網絡接口3均為RJ45接口(對應標號為J1、J2和J3)為例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施例中,隔離開關電路4為直流繼電器K1。RJ45接口J1的第1、2、3和6端口分別與直流繼電器K1的四組常閉觸點相連,RJ45接口J2的第1、2、3和6端口分別與直流繼電器K1的四組常開觸點相連,而RJ45接口J3的第1、2、3和6端口分別與直流繼電器K1的四組觸點固定點相連,且直流繼電器K1的四組觸點固定點與驅動電路相連。
比如,控制器6為帶網絡連接接口的ARM9系列單片機,可以通過自帶的網絡連接接口與上位機進行通訊。而驅動電路5為N型晶體管,其基極連接在ARM9系列單片機控制端口、集電極連接直流繼電器K1的四組觸點固定點、發射極接地。因此,可以通過上位機發送接通網絡A或網絡B的控制指令至控制器6,控制器6的控制端口輸出高電平時,直流繼電器K1的四組常開觸點閉合而四組常閉觸點閉合,通過直流繼電器K1將RJ45接口J2與RJ45接口J3接通,否則通過直流繼電器K1將RJ45接口J1與RJ45接口J3接通。
綜上,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網絡隔離裝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且控制靈活。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淮學院,未經黃淮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24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智能手機的手持遠程農業環境信息采集設備
- 下一篇:電機線纜緊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