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體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1221.0 | 申請日: | 2013-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75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 | 分類號: | G01N21/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監測,特別涉及不同量程氣體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氣體檢測中,存在檢測多種氣體的需求,如在煙氣檢測中存在CO、CO2的需求,CO量程是0~3000ppm,而CO2的量程是0~15%,兩個量程相差較大,傳統氣相濾波非色散紅外光譜技術較難實現不同量程多組分氣體測量,要實現必須配置帶寬非常窄的紅外濾光片。
該類分析技術主要有以下不足:窄帶紅外濾光片通常價格非常昂貴,成本高;光源光束通過窄帶紅外濾光片后,光強衰減量較大,造成傳感器檢測到光強較低,儀器信噪比降低,探測下限變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方案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檢測精度高、成本低、易維護的氣體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氣體檢測裝置,所述氣體檢測裝置包括光源、GFC輪、懷特腔及第一傳感器;所述氣體檢測裝置進一步包括:
分光部件,所述分光部件設置在所述懷特腔內,用于分出所述光源發出的射入所述懷特腔內的測量光的部分;
所述GFC輪上具有相互隔離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分別充入濃度超過50%的第一氣體、第一氣體和第二氣體含量為零的零氣、濃度超過50%的第二氣體、第一氣體和第二氣體含量為零的零氣;
濾光片組,所述濾光片組設置在所述GFC輪的臨近所述光源的一側的測量光路上,用于分別使進入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的測量光通過對應于第一氣體的吸收光譜譜線的波長,及分別使進入所述第三空腔、第四空腔的測量光通過對應于第二氣體的吸收光譜譜線的波長;
第二傳感器,所述第二傳感器用于將所述分光部件分出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并傳送到分析單元。
根據上述的氣體檢測裝置,優選地,所述分光部件是分光鏡或設置在所述懷特腔的腔鏡上的孔徑小于光斑的小孔或光纖束或所述懷特腔的腔鏡上的增透膜。
根據上述的氣體檢測裝置,可選地,所述第一氣體是一氧化碳,第二氣體是二氧化碳。
根據上述的氣體檢測裝置,可選地,所述第二傳感器獲得對應于第一氣體、第二氣體中高濃度的第二氣體的信號。
根據上述的氣體檢測裝置,可選地,進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測量光被濾光片濾掉對應于第二氣體的吸收光譜譜線的波長,進入所述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的測量光被濾光片濾掉對應于第一氣體的吸收光譜譜線的波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避免采樣窄帶紅外濾光片,成本低,測量精度高;
2、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可維護性好。
附圖說明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將變得更易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這些附圖僅僅用于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并非意在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制。圖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氣體檢測裝置的結構簡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GFC輪的結構簡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濾光片組的結構簡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氣體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4和以下說明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可選實施方式以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如何實施和再現本實用新型。為了教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已簡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規方面。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源自這些實施方式的變型或替換將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下述特征能夠以各種方式組合以形成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變型。由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選實施方式,而僅由權利要求和它們的等同物限定。
實施例1:
圖1示意性地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氣體檢測裝置的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所述氣體檢測裝置包括:
紅外光源1、由電機4驅動的斬波器2和GFC輪3、懷特腔5及第一傳感器61,這些器件都是非色散紅外光譜技術領域的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分光部件51,所述分光部件51設置在所述懷特腔內,用于分出所述光源1發出的射入所述懷特腔5內的測量光的部分;優選地,所述分光部件是分光鏡或設置在所述懷特腔的腔鏡上的孔徑小于光斑的小孔或光纖束或所述懷特腔的腔鏡上的增透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12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