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集水槽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398876.7 | 申請日: | 2013-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433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留紀;羅剛銀;周云飛;劉彥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九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5/00 | 分類號: | F26B25/00;F26B5/1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科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金***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脫水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高濕物料帶式擠壓脫水設備的集水槽裝置。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烘干設備作為一種新興產業(yè)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日益凸顯其地位。而對于高水份細顆粒流動性差的物料,如啤酒糟、豆渣、紅薯渣類物料等的烘干,市場上還沒有成熟的設備。現(xiàn)有技術中,高濕物料帶式擠壓脫水設備通過雙濾帶擠壓進行物料脫水,物料中的水分滲透到濾帶上,由于重力作用,導致剛進入濾帶的高水分物料中一部分水分沿濾帶的小孔往下滲漏,造成濾帶下面的物料二次吸收水分,降低了脫水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高濕物料帶式擠壓脫水設備中濾帶下方的物料二次吸水的缺點提供一種通過收集濾帶下方水分提高脫水效率的集水槽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集水槽裝置,包括設置在脫水設備上層濾帶入料端下方的上集水槽單元和設置在上下兩層濾帶初始擠壓位置下方的下集水槽單元;所述上集水槽單元包括集水槽托板和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是由鋼板圍成的槽體,所述槽體一端上設置有出水孔,出水孔與出水管連接,槽體上端的兩側焊接兩角鋼,所述集水槽托板為網格狀,網格狀集水槽托板通過螺栓與槽體上端的角鋼固定連接;所述下集水槽單元與所述上集水槽單元結構相同,且均傾斜設置,槽體設置出水孔的一端低于槽體另一端。
所述網格狀集水槽托板由橫向和縱向排列的鋼板焊接而成。
所述網格狀集水槽托板由橫向排列的鋼板和縱向排列的套有PVC管的鋼筋通過螺母固定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產生的積極效果如下:在在脫水設備上層濾帶入料端在上下兩層濾帶初始擠壓位置下方設置集水槽單元,有效收集濾帶上的水分,避免被擠壓出來的水分再次滲入物料導致物料二次吸水,提高脫水效率;在鋼筋外套PVC管可有效防止鋼筋長時間滲水生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集水槽裝置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集水槽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3為網格狀集水槽托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注為:1、上集水槽單元;2、下集水槽單元;3、集水槽托板;4、集水槽;5、出水孔;6、出水管;7、鋼板;8、PVC管;9、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集水槽裝置,該裝置設置在袋式擠壓脫水機中,如圖1、2、3所示,包括設置在脫水機上濾帶入料端下方的上集水槽單元1和設置在上下濾帶初始擠壓的第一個脫水階段濾帶下方的下集水槽單元2;所述上集水槽單元包括集水槽托板3和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是一個由鋼板焊接圍成的槽體,槽體一端的兩邊均設置有出水孔5,出水孔與出水管6相對接,槽體上端的兩側分別焊接一扁鋼,所述集水槽托板為網格狀,由橫向排列的鋼板7與縱向排列的套有PVC管8的鋼筋9通過螺母固定而成,網格狀集水槽托板的四個邊框為鋼板,鋼筋兩端帶絲,可通過螺母固定,網格狀集水槽托板放置在集水槽上端,并通過螺栓與槽體上端的兩角鋼相固定;所述下集水槽單元與上述上集水槽單元結構完全相同,相同部分不再贅述,且均傾斜設置在濾帶下方,與濾帶相貼緊,槽體出水孔一端的高度低于槽體另一端。
濾帶經過集水槽托板時濾帶上的水分被網格狀集水槽托板刮入集水槽,由于槽體出水孔一端低于槽體另一端,所以水順利流入出水孔,通過出水管排出。
此外,上述實施例中網格狀集水槽托板還可由橫縱排列的鋼板焊接而成,同樣可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九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鄭州九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88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