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8780.0 | 申請日: | 2013-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202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鄭友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友富 |
| 主分類號: | D03C1/14 | 分類號: | D03C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臺州市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電子 裝置 罩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緊固件,特別是一種防松螺母。?
背景技術
在電子多臂裝置工作時為了防止機體內的油飛濺出來并且保護機座不受污染,一般在機座上增加一個內罩殼。該內罩殼一般包括一內部具有腔體的本體,本體具有與腔體相連通的開口,在本體下部具有能連接電子多臂箱體內臺階的連接部,連接部與本體之間還固定有與連接部相垂直的遮擋部,遮擋部能有效的防止機座內的油外漏,并且防止機座被污染。但傳統的電子多臂在高速運轉時,機座內的油位會迅速下降,致使機座內的零部件得不到有效的潤滑,嚴重影響電子多臂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增加潤滑量、延長機座使用壽命的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設置在旋轉式電子多臂的機座內,包括一向上拱起且其內部具有空腔的本體,所述本體的一側上具有與本體上部圓弧過渡連接的延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下部具有用于與機座相連接的連接部,所述的本體與連接部之間還設有與該連接部相垂直設置的遮擋部,所述的本體上部設有至少兩個向下凹入的凹臺。
本內罩殼時通過連接部連接在旋轉式電子多臂的機座上,旋轉式電子多臂高速運轉時將油甩到凹臺上,凹臺沉積過多的油后掉落到機座內的零部件處,達到使各零部件潤滑的效果。?
在上述的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中,所述的凹臺為兩個:呈條狀的第一凹臺和設于延伸部與本體的連接處的第二凹臺,所述的第一凹臺與第二凹臺均沿本體的長度方向設置。?
在上述的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中,所述的延伸部上設有兩個向下凹入的側部凹臺:呈條狀的第一側部凹臺和第二側部凹臺,所述的第一側部凹臺與第二側部凹臺沿本體的寬度方向設置。?
在上述的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中,所述本體的側部與本體上部圓弧過渡連接,所述的本體上部還設有安裝孔。該處設置的安裝孔為2個,且該安裝孔的孔徑為51mm,通過該安裝孔,使內罩殼與外罩殼能更好的固定在機座上。?
在上述的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中,所述的本體、連接部和遮擋采用ABS塑料材料一體注塑成型。使加工本內罩殼更加容易,減少工人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內罩殼的牢固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增加凹臺,能使機座內的油從罩殼上部流入機座內的零部件處,以達到各零部件的潤滑效果;增加的遮擋部能防止機座內的油泄漏出去;本體、連接部和遮擋采用ABS塑料材料一體注塑成型,使加工本內罩殼更加容易,減少工人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內罩殼的牢固性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中,1、本體;2、延伸部;3、連接部;4、遮擋部;5、第一凹臺;6、第二凹臺;7、第一側部凹臺;8、第二側部凹臺;9、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旋轉式電子多臂裝置的內罩殼,設置在旋轉式電子多臂的機座內,它包括一向上拱起且其內部具有空腔的本體1,本體1的一側上具有與本體1上部圓弧過渡連接的延伸部2,本體1的下部具有用于與機座相連接的連接部3,本體1與連接部3之間還設有與該連接部3相垂直設置的遮擋部4,本體1上部設有至少兩個向下凹入的凹臺。本內罩殼時通過連接部3連接在旋轉式電子多臂的機座上,旋轉式電子多臂高速運轉時將油甩到凹臺上,凹臺沉積過多的油后掉落到機座內的零部件處,達到使各零部件潤滑的效果。?
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凹臺為兩個:呈條狀的第一凹臺5和設于延伸部2與本體1的連接處的第二凹臺6,第一凹臺5與第二凹臺6均沿本體1的長度方向設置。?
如圖1和圖2所示,延伸部2上設有兩個向下凹入的側部凹臺:呈條狀的第一側部凹臺7和第二側部凹臺8,第一側部凹臺7與第二側部啊凹臺沿本體1的寬度方向設置。?
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本體1的側部與本體1上部圓弧過渡連接,本體1上部還設有安裝孔9。該處設置的安裝孔9為2個,且該安裝孔9的孔徑為51mm,通過該安裝孔9,使內罩殼與外罩殼能更好的固定在機座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友富,未經鄭友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87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縫紉機壓腳
- 下一篇:含工業重油脂的污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