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純化硫酸銨的生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8234.7 | 申請日: | 2013-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25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樹葉;彭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倉市新星輕工助劑廠 |
| 主分類號: | C01C1/24 | 分類號: | C01C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鳳嬌 |
| 地址: | 21543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純化 硫酸銨 生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生產裝置,具體是一種用于純化硫酸銨的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買到的硫酸銨大多為白色粉末狀,其里面好友較多的雜質,純度較低,造成純度不夠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的是?因為生產環境較差和生產過程中的操作不規范造成,有的是因為廠家為節約成本,在生產的過程中偷工減料或者使用廉價的生產設備等,導致生產出的硫酸銨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純化硫酸銨的生產裝置。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純化硫酸銨的生產裝置它包括水池、第一反應釜、第一成品貯罐、第二反應釜、第三反應釜、第二成品貯罐、加熱管和第三成品貯罐,所述的水池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一反應釜和第一成品貯罐連接,所述的第二反應釜分別與第一反應釜和第三反應釜連接,所述的第三反應釜與第二成品貯罐連接,所述的加熱管分別連接到第二反應釜和第三反應釜的底部,所述的第三成品貯罐與所述的第三反應釜連接。
所述的第一反應釜和第二反應釜的頂部均設有投料口和攪拌槳,且第一反應釜和水池之間的管道上設有一動力泵。
所述的第二反應釜和第三反應釜頂部均設有排氣管。
所述的加熱管與第一反應釜和第二反應釜之間均設有進氣閥。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純化硫酸銨生產裝置,具有以下優點:采用再反應的方式,將固體的硫酸銨變成液態的硫酸銨,充分去除固體硫酸銨中的雜質,并且將去除的雜質統收集起來作統一處理,通過在該裝置內的一系列反應,大大提高了硫酸銨的純度,更好的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純化硫酸銨的生產裝置,它包括水池1、第一反應釜2、第一成品貯罐3、第二反應釜4、第三反應釜5、第二成品貯罐6、加熱管7和第三成品貯罐14,其中,所述的第一反應釜2和第二反應釜4的頂部均設有投料口8和攪拌槳9,且第一反應釜2和水池1之間的管道上設有一動力泵11;所述的第二反應釜4和第三反應釜5頂部均設有排氣管10;所述的加熱管7與第一反應釜2和第二反應釜4之間均設有進氣閥13。
所述的水池1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一反應釜2和第一成品貯罐3連接,所述的第二反應釜4分別與第一反應釜1和第三反應釜5連接,所述的第三反應釜5與第二成品貯罐6連接,所述的加熱管7分別連接到第二反應釜4和第三反應釜5的底部,所述的第三成品貯罐14與所述的第三反應釜5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步驟如下:
a、首先將固體的硫酸銨放入水池1中,用攪拌棍不停的攪拌;
b、啟動水池1側面的動力泵11,將水池1中攪拌后的硫酸銨溶液排放到第一反應釜2中,并把水池1底部沉淀的碳酸氫鈉排到第一成品貯罐3中;
c、向第一反應釜2頂部的投料口8內投入硫酸鈉,啟動攪拌槳9,生成液體硫酸銨和碳酸氫鈉沉淀;
d、打開第一反應釜2側面的放料閥12,將液體硫酸銨排放到第二反應釜4中,將碳酸氫鈉排放到第一成品貯罐3中;
e、向第二反應釜4的投料口8內投入二氧化碳,打開加熱管7和第二反應釜4之間的進氣閥13,將溶液加熱至95℃,通過排氣管7把生成的碳酸鹽氣體排掉;
f、關閉進氣閥13待其冷卻后,打開第二反應釜的放料閥12,將液體硫酸銨排到第三反應釜5中,將二次生成的碳酸氫鈉殘渣排到第一成品貯罐3中;
g、打開加熱管7和第三反應釜5之間的進氣閥13,將里面的溶液加熱至95℃,將剩余的碳酸氫鈉轉化成硫酸鈉,并將其排放到第三成品貯罐14中,通過排氣管10釋放出氨和二氧化碳,最后打開排料閥12,將液體硫酸銨排放到第二成品貯罐6中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倉市新星輕工助劑廠,未經太倉市新星輕工助劑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823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